紫气遥来出紫宫,金光隐见有无中。
玄坛并建群灵拥,宝塔双瞻瑞霭通。
万顷桑麻春雨后,千家城郭日华东。
披襟已尽兰台胜,宋玉何劳对大风。
紫气遥来出紫宫,金光隐见有无中。
玄坛并建群灵拥,宝塔双瞻瑞霭通。
万顷桑麻春雨后,千家城郭日华东。
披襟已尽兰台胜,宋玉何劳对大风。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登临紫金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联“紫气遥来出紫宫,金光隐见有无中”以“紫气”和“金光”为线索,渲染了一种神秘而辉煌的氛围,仿佛紫金山中蕴含着不可言喻的神圣力量。接着,“玄坛并建群灵拥,宝塔双瞻瑞霭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建筑的庄严与祥瑞之气,暗示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万顷桑麻春雨后,千家城郭日华东”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田园与城市,春雨过后,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夕阳西下,万家灯火,呈现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生活画卷。最后,“披襟已尽兰台胜,宋玉何劳对大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同时也暗含着对古代文人宋玉的敬仰,认为眼前的景致已经超越了宋玉笔下的大风,无需再以大风比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紫金山在暮春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莼洲之上何所为,向君索酒酒勿迟。
今夜不醉今何时,虚檐烛短风雨苦。
君属我歌君可舞,座中无言心各许。
主人胡不进乐方,语及丧乱哀国殇,使我罢酒色不扬,更欲片言追大雅,数十年来谁作者,朱丝无声双泪下。
君不见吴生轻作万里人,五年三踏长安尘,明朝告别无可陈。
我道今人贤,将恐君掩耳。
我道古人贤,不知古人死。
但愿君家有酒吾且止,眼中依依二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