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梅庵奉访石草老宿》
《过梅庵奉访石草老宿》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老向霜林一汉臣,梅花同作白头春。

空看天醉逾三纪,未得河清已八旬。

野寺清泠惟井水,荒城飒沓总边尘。

相遇旧事谈天宝,泪洒禅枝愧苦辛。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过梅庵奉访石草老宿》。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汉臣与梅花共同迎接春天的情景,以“老向霜林一汉臣,梅花同作白头春”开篇,寓意着诗人与梅花一同见证了岁月的流逝,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着,“空看天醉逾三纪,未得河清已八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未能见到国家安定(河清)的遗憾。这里的“三纪”和“八旬”分别指较长的时间跨度,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野寺清泠惟井水,荒城飒沓总边尘”描绘了诗人访问梅庵时所见的环境,野寺的清冷与荒城的边尘形成对比,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环境的荒凉。

最后,“相遇旧事谈天宝,泪洒禅枝愧苦辛”表达了诗人与老宿相遇时,回忆起过去的往事,谈及天宝年间(唐玄宗时期)的盛况,不禁泪洒禅枝,感叹于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姨弟裴均尉诸暨(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

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
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
城开山日早,吏散渚禽喧。
东阁谬容止,予心君冀言。

(0)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中孚自仙官入仕)

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
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
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
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
此去复如何,东皋岐路多。
藉芳临紫陌,回首忆沧波。
年来倦萧索,但说淮南乐。
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
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
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
下淮风自急,树杪分郊邑。
送客随岸行,离人出帆立。
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
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边去。
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
登高日转明,下望见春城。
洞里草空长,冢边人自耕。
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
露色凝古坛,泉声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别自堪悲。
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0)

送丹阳赵少府(即给事中涓亲弟)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
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
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

(0)

送从舅成都丞广归蜀(一作李端诗)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0)

送卫司法河中觐省(即故王吏部延昌外甥)

出身因强学,不以外家荣。
年少无遗事,官闲有政声。
晓山临野渡,落日照军营。
共赏高堂下,连行弟与兄。

(0)

送刘判官赴丰州(一作赴天德军)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
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