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霜林一汉臣,梅花同作白头春。
空看天醉逾三纪,未得河清已八旬。
野寺清泠惟井水,荒城飒沓总边尘。
相遇旧事谈天宝,泪洒禅枝愧苦辛。
老向霜林一汉臣,梅花同作白头春。
空看天醉逾三纪,未得河清已八旬。
野寺清泠惟井水,荒城飒沓总边尘。
相遇旧事谈天宝,泪洒禅枝愧苦辛。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过梅庵奉访石草老宿》。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汉臣与梅花共同迎接春天的情景,以“老向霜林一汉臣,梅花同作白头春”开篇,寓意着诗人与梅花一同见证了岁月的流逝,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着,“空看天醉逾三纪,未得河清已八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未能见到国家安定(河清)的遗憾。这里的“三纪”和“八旬”分别指较长的时间跨度,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野寺清泠惟井水,荒城飒沓总边尘”描绘了诗人访问梅庵时所见的环境,野寺的清冷与荒城的边尘形成对比,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环境的荒凉。
最后,“相遇旧事谈天宝,泪洒禅枝愧苦辛”表达了诗人与老宿相遇时,回忆起过去的往事,谈及天宝年间(唐玄宗时期)的盛况,不禁泪洒禅枝,感叹于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
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
城开山日早,吏散渚禽喧。
东阁谬容止,予心君冀言。
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
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
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
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
此去复如何,东皋岐路多。
藉芳临紫陌,回首忆沧波。
年来倦萧索,但说淮南乐。
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
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
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
下淮风自急,树杪分郊邑。
送客随岸行,离人出帆立。
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
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边去。
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
登高日转明,下望见春城。
洞里草空长,冢边人自耕。
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
露色凝古坛,泉声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别自堪悲。
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中孚自仙官入仕)》【唐·卢纶】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此去复如何,东皋岐路多。藉芳临紫陌,回首忆沧波。年来倦萧索,但说淮南乐。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下淮风自急,树杪分郊邑。送客随岸行,离人出帆立。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林昏天未曙,但向云边去。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登高日转明,下望见春城。洞里草空长,冢边人自耕。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露色凝古坛,泉声落寒井。仙成不可期,多别自堪悲。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VVC1xbt.html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
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
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出身因强学,不以外家荣。
年少无遗事,官闲有政声。
晓山临野渡,落日照军营。
共赏高堂下,连行弟与兄。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
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