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宇澹无云,荧荧河汉长。
街头人语寂,明月照我床。
客子夜不寐,揽衣起徬徨。
中庭凉露积,绕砌鸣寒螀。
因之百感集,中宵涕沾裳。
江南八月交,稻熟已堪尝。
况复秋风起,还忆鲈鱼乡。
朋友讶不归,寄我书数行。
为言东邻叟,相约候耕桑。
岂不念离居,时哉未忍忘。
誓将拂衣去,回首市尘黄。
秋宇澹无云,荧荧河汉长。
街头人语寂,明月照我床。
客子夜不寐,揽衣起徬徨。
中庭凉露积,绕砌鸣寒螀。
因之百感集,中宵涕沾裳。
江南八月交,稻熟已堪尝。
况复秋风起,还忆鲈鱼乡。
朋友讶不归,寄我书数行。
为言东邻叟,相约候耕桑。
岂不念离居,时哉未忍忘。
誓将拂衣去,回首市尘黄。
这首《秋夜言怀》由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描绘了诗人于秋夜的内心独白与情感波动。
首先,诗的开头“秋宇澹无云,荧荧河汉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图景,淡雅的天空没有浮云遮挡,银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这样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冷而深远的基调。
接着,“街头人语寂,明月照我床”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只有明月的光辉洒在诗人的床上,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
“客子夜不寐,揽衣起徬徨”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状态——夜不能眠,披衣而起,在屋内徘徊。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失眠,更暗示了他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中庭凉露积,绕砌鸣寒螀”通过描述庭院中的凉露和寒螀(蟋蟀)的鸣叫,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凄清氛围,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因之百感集,中宵涕沾裳”则是情感的爆发点,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百感交集,泪水不禁湿透了衣裳。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江南八月交,稻熟已堪尝。况复秋风起,还忆鲈鱼乡”转而回忆起江南的秋日美景与家乡的味道,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稻谷成熟,秋风起时,诗人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品尝到了家乡的鲈鱼,这份情感既甜蜜又苦涩。
“朋友讶不归,寄我书数行”则透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身处异乡,但朋友的关心与问候依然温暖着他的心。
最后,“为言东邻叟,相约候耕桑。岂不念离居,时哉未忍忘。誓将拂衣去,回首市尘黄”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他希望像东邻的老人一样,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虽然心中挂念着离别之苦,但诗人并未忘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誓言要离开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决心。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