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孟脩禋孝思舒,平明命驾候兴居。
更因三接怀柔远,聊值万几清暇馀。
枫叶耐暄红间绿,菊花过节秀而疏。
春园莫漫誇桃柳,悦志由来在集虚。
冬孟脩禋孝思舒,平明命驾候兴居。
更因三接怀柔远,聊值万几清暇馀。
枫叶耐暄红间绿,菊花过节秀而疏。
春园莫漫誇桃柳,悦志由来在集虚。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初冬时节,于御园中巡视的情景。首句“冬孟脩禋孝思舒”,点明了时间与活动,即在冬季的第一个月,进行祭祀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平明命驾候兴居”描述了清晨时分,皇帝亲自驾车前往,关心臣民的生活起居。
“更因三接怀柔远,聊值万几清暇馀。”这两句表达了皇帝希望通过与远方臣民的交流,增进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同时利用政务间隙的时间,进行这样的巡视和关怀。
“枫叶耐暄红间绿,菊花过节秀而疏。”描绘了初冬时节,枫叶在温暖的阳光下呈现出红色与绿色交织的美景,而菊花虽已过了节日,但仍展现出其独特的秀美与稀疏,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
“春园莫漫誇桃柳,悦志由来在集虚。”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景象,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因为春天的桃柳繁花而满足,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充实,即“集虚”,意为聚集内在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与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迎门闹儿童,罗拜欣欲舞。
花枝应亦喜,红幞已微吐。
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
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
要知静中趣,回视今孰愈。
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转语。
铃阁老师兄,当为君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