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其十九》
《渔家傲·其十九》全文
宋 / 可旻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

佛念一声分一镪。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

八万四千奇妙相。光明寿命皆无量。

金色臂垂千万丈。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可旻的《渔家傲》之一,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的向往和崇敬。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与信仰。

“善导可嗟今已往”,开篇即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感慨。这里的“善导”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善知识,即引导众生走向正道的师父。诗人通过这一句字,传达了对过去时代或境遇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化来老少皆归向”,则描绘了一种景象:不论老少,都被佛法所吸引,归向于佛的教诲。这反映出佛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以及它对于人们心灵的巨大吸引。

“佛念一声分一镪”,此句用了比喻手法,将佛教的念头与货币单位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每一次对佛的念诵都如同积累财富一般,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紧接着,“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则是用听觉和视觉交织出的意境,每一个声音都像是召唤出一个佛像在虚空中显现。

“八万四千奇妙相”,此句直接引用了佛教经典中的概念,指的是佛的种种神通变化,这里形容佛陀无尽的智慧和神通。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对佛法奥义的理解,也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

“光明寿命皆无量”,进一步强调了佛法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暗示佛陀的智慧和生命力是无边际的。接着,“金色臂垂千万丈”,则具体描绘了佛像的庄严相貌,其中“金色臂”象征着纯洁与尊贵,而“垂千万丈”则形容其慈悲如海,广大无边。

最后,“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这里的“鹅王掌”可能是对佛教中某种修行状态或神态的隐喻,结合全诗内容,此处应指的是佛陀或者菩萨以慈悲之手引导众生。而“誓来迎接归安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佛教理想中和平、安宁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仪式、佛像以及佛法智慧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宗教情感和艺术造诣,是一篇融合了佛教元素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可旻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寄贾抟霄乞马乳

天马西来酿玉浆,革囊倾处酒微香。

长沙莫吝西江水,文举休空北海觞。

浅白痛思琼液冷,微甘酷爱蔗浆凉。

茂陵要洒尘心渴,愿得朝朝赐我尝。

(0)

和移剌子春见寄五首·其五

邂逅沙城识子初,天山风雪醉吟馀。

文章光焰君堪羡,节操仪刑我不如。

曲蘖乡中前进士,风波堆里老中书。

他年归去无相弃,同到闾山旧隐居。

(0)

悼子琯

无子未尝忧,有子悲不育。

妙赞世所稀,我穷焉得鞠。

所嗟百日间,奔走无停躅。

贺者犹在门,房中已闻哭。

汝病吾不知,汝名人已录。

我无高飞翼,安用烦羁束。

奉身如拱璧,世乱遭指目。

祸福来无端,每虞连骨肉。

殇子古称寿,彼苍非汝毒。勿羡彭与?,贪生恒局促。

(0)

题黟令周君儒所藏清溪白云图

结屋清溪上,白云与为邻。

云影常在地,溪光净无尘。

馀晖及山木,晻映忘冬春。

逍遥窗户间,亦足娱心神。

相望彭泽宰,仕止孰由人。

忽忆桃花源,悠然思问津。

(0)

同里姚观澜昆弟新楼诗以贺之

姚家兄弟无与俦,前后突兀成高楼。

棣华春日自相照,燕子东风还独留。

八窗云气连玉笥,四壁图画看瀛洲。

若非仙骨宁好此,祝君小住三千秋。

(0)

卧云窗为简伯原作

竹床何处宜高卧,玉笥西头有白云。

阴过石栏常缥缈,气通窗隙更氛氲。

衣裳润透秋先到,林壑寒迷日易曛。

我亦山中卧云者,不思弘景即思君。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