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咏史·其三十四的颅溪》
《襄阳咏史·其三十四的颅溪》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

(0)
鉴赏

这首诗《襄阳咏史(其三十四)的颅溪》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这一对偶句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哲理思考。

首句“得雨蛟龙未易图”,以“蛟龙”象征历史中的英雄豪杰或杰出人物,比喻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虽能施展才华,却难以把握命运的转折点,如同得到雨水的蛟龙,虽有生机,却难以预知未来的走向。这句诗暗示了历史人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往往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次句“枉劳木禺用机谟”,“木禺”在这里借指那些试图通过权谋手段来改变历史进程的人,他们费尽心机,却最终徒劳无功。这句话强调了权谋与智计在历史长河中的局限性,即使再聪明的策略也难以扭转大势,暗含了对权力斗争的讽刺与批判。

后两句“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死生毕竟谁堪托”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暗示了在历史的洪流中,无论是英雄还是普通人,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生死存亡都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后一句“今日才方见的颅”可能是在比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人们终于看清了某些真相,或是理解了某些深层次的道理,这里的“的颅”可以理解为“真相”或“本质”的隐喻,强调了历史的洞察力和理解的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命运、权谋的局限以及生命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茶瓶儿

十载轻衫尘涴。逗乡心、玉梅疏朵。

花魂谁与招清些,便料理、五湖单舸。

雪窗月明愁卧。梦东风、灞桥春锁。

熏笼偎夜培残火。尚暖得、数椒红破。

(0)

忆王孙

烟中玉笛暗飞声。艇子撑开一道萍。

属玉鵁鶄相向明。倦逢迎。惟有沙鸥不世情。

(0)

清平乐

乱云拂袖。百感新疏酒。愁外西山如客瘦。

一角修眉还斗。无言独立青菭。高城画角声催。

指与断鸿归路,夕阳依旧宫槐。

(0)

减字木兰花·其五

盟鸥知否。身是江湖垂钓手。不梦黄梁。

卷地秋涛殷卧床。楚宫疑事。天上人间空雪涕。

谁诏巫阳。被发中宵下大荒。

(0)

卜算子

绣阁锁重门,携手终非易。

墙外凭它花影摇,那得疑郎至。

合眼想郎君,别久难相似。

昨夜如何绣枕边,梦见分明是。

(0)

祝英台近.白莲

雪衣轻,罗袜净,仿佛浣纱女。

照水盈盈,香透洛川浦。

可怜一片芳心,无多翠袖,那禁得、秋宵风露。

娇如语,怕有弄桨人来,脉脉暗生妒。

漫托微波,未便诉情愫。

销魂最是黄昏,为谁解佩,更疑向、月明深处。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