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印学正》
《与印学正》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郢手由来善运斤,楚天空阔鹗书频。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聊为地上臣。

细雨斜风潜入夜,岸花汀草已知春。

君如不负虚前席,治体当言寝积薪。

(0)
鉴赏

这首诗《与印学正》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

首联“郢手由来善运斤,楚天空阔鹗书频”,以郢地巧匠善于使用斧头的典故,比喻印学正(即诗人自己)在学问上的精熟与高超,同时以楚天广阔、鹗书频繁的景象,象征着广阔的学术天地和勤奋不息的学习精神。

颔联“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聊为地上臣”,运用蛟龙与虮虱的对比,蛟龙非池中之物,暗示真正的才智之士不应局限于小环境,而应追求更广阔的舞台;虮虱虽小,却作为地上之臣,也暗含即使身处低微,亦能尽职尽责之意。

颈联“细雨斜风潜入夜,岸花汀草已知春”,描绘了一幅春夜细雨斜风、岸上花朵与草丛在静谧中感知春天来临的画面,既富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时间流转、万物复苏的哲理,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尾联“君如不负虚前席,治体当言寝积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印学正能够不负众望,像古代贤者一样,为国家治理提出真知灼见,如同积累柴薪以备冬寒,预示着对印学正未来贡献的期待与鼓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印学正的期许,也蕴含了对个人修为、社会责任以及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雅致与深沉。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金山寺

天风吹欲去,孤坐四无邻。

树杪洪涛落,云移杰阁新。

夜灯分钓艇,朝钵乞鲛人。

欲浣江心水,禅衣不染尘。

(0)

化乐台诗

说到生公讲后经,蛟龙夜出石潭听。

骊珠正照维高室,优钵花开兰叶青。

(0)

栎社

远自罗浮巅,弭棹返凝碧。

有木卷且樛,高可百馀尺。

托生名山阿,结根古磐石。

岁寒积风烟,可屈不可易。

垂垂广亩阴,匠石不察识。

不为明堂用,遂免斧斤戚。

抚尔兴长谣,托尔施枕席。

处夫不才间,尔真吾友籍。

(0)

开自石室归舟中阻雨不得发

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

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

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

(0)

送李子将兄弟之羊城

题诗欲送江门棹,闻道羊城客已行。

双鸟岂甘笼下老,孤帆惟向海边轻。

眼前蝶黛杯中绿,头上蛾眉水底明。

好景断肠无可说,年年嬴得别离情。

(0)

草阁二首·其二

草阁绝嚣尘,秋荷亚槛新。

四窗呈远岫,一水隔伊人。

深称爱閒僻,那惭守拙贫。

前村有林叟,巾策合来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