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中秋不见月答永叔》,通过对中秋之夜月亮被云层遮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微妙情感。首句“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暗含了诗人对月色被隐藏的遗憾,认为上天似乎嫉妒万物过于完美,所以让浓厚的云彩遮住了明亮的月光。接着,“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则以幽默的口吻说,即使在石屏上映现的月影也足以欣赏,暗示并不强求月光直射席面的明亮。
整体来看,此诗寓情于景,通过月与云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以及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梅尧臣的诗才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以诗的形式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世运际清夷,霸图久沦昧。
获鹿闻兹山,名迹空岩濑。
岝崿亘朱明,缅邈通衡岱。
涧壑互蔽亏,薜萝纷蔚荟。
灵境乃天启,胜事于人待。
辟社萃朋游,霞烟袭襟带。
翰墨时间作,篇章成绣绘。
神以幽寂超,赏与高深会。
希踪千载前,放志九州外。
逍遥契道缘,终期加十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