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西北来,旋转十二雷。
昔人望乡处,生别何崔嵬。
我来坐绝顶,云汉森昭回。
出日腾金钲,积露流银台。
长空不受暑,雪花散皑皑。
毡车引绳过,屈曲肠九回。
微踪愧三至,南望心低回。
长风马耳迅,何当赋归来。
兹山西北来,旋转十二雷。
昔人望乡处,生别何崔嵬。
我来坐绝顶,云汉森昭回。
出日腾金钲,积露流银台。
长空不受暑,雪花散皑皑。
毡车引绳过,屈曲肠九回。
微踪愧三至,南望心低回。
长风马耳迅,何当赋归来。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桑乾岭》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桑乾岭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兹山西北来,旋转十二雷”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势之高峻,仿佛连雷电都需绕行十二圈才能到达山顶。接着“昔人望乡处,生别何崔嵬”两句,通过想象古人站在山顶望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示了登山的艰难与壮阔。
“我来坐绝顶,云汉森昭回”写出了诗人亲自登临绝顶的豪情,云海翻涌,银河般壮观的景象在诗人眼中闪烁。接下来“出日腾金钲,积露流银台”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如金色圆盘跃出地平线,晨露汇聚成银色的平台,美不胜收。
“长空不受暑,雪花散皑皑”则展现了山顶清凉宜人的气候,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雪花飘落的清凉。最后“毡车引绳过,屈曲肠九回”描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如同肠子般弯曲,让人感到既惊险又刺激。
“微踪愧三至,南望心低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三次登临此山的感慨,以及对南方家乡的深深怀念。“长风马耳迅,何当赋归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像疾风中的马耳一样迅速归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同时也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
晓雾非烟,朝云初霁,枝头开遍红红。
莫愁春去,梨雪未飞琼。
谁控双钩碧玉,见小小、檐雀窥栊。
伤情处,无知小妹,琴操弄焦桐。东东。
却浑似,琵琶写怨,箫管翾风。
更莺莺歌啭,燕燕音浓。
欲写丽春无计,正桃叶、飞下花丛。
红桥畔,水流人静,清照碧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