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君辞》
《湘君辞》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翠华殊未返,终古一相思。

泪作湘江水,痕留古竹枝。

兰旗云外度,瑶瑟月中持。

更化双青鸟,衔珠向九疑。

(0)
鉴赏

这首诗《湘君辞》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湘君的形象,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翠华殊未返”,翠华指的是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象征着已逝者的归去,然而并未返回,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期盼。接着“终古一相思”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永恒的思念,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情感始终如一。

“泪作湘江水,痕留古竹枝。”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泪水比作湘江之水,竹子上的痕迹象征着思念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深沉与持久。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与屈原的《湘夫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里的“湘江水”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兰旗云外度,瑶瑟月中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思念的氛围。兰旗,可能是指带有兰花图案的旗帜,云外度意味着思念如同飘荡在云端,难以触及;瑶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月中的瑶瑟则暗示着思念在夜晚最为浓烈,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琴声穿越时空,传达着深情。

最后,“更化双青鸟,衔珠向九疑。”青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传递消息或爱情的使者,这里“更化双青鸟”可能寓意着灵魂的转世或某种超自然的沟通方式。衔珠向九疑,则指向传说中的九嶷山,相传舜帝葬于此地,此处用以寄托对已逝者的哀思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思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远色阁二首

高人了色空,法界无近远。
客来一登临,正好高著眼。

(0)

新开小轩晁子西有诗以韵答之二首

我无先世英,敢望燕台筑。
譬如坎井蛙,拘虚徒窘束。
又如鹪鹩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闻公卿,迹非侣樵牧。
眼花鬓毛霜,黾勉作侯服。
吏才固不高,民事亦稍熟。
每欲思寡过,岂敢求多福。
君公迟风云,行矣龙起陆。
佳篇杂沓来,文绣被土木。
坐令北窗下,不知有穷独。
相逢一笑粲,语妙席自促。
凭谁觅仙方,造酒逡巡速。

(0)

再作云溪

修篁卫长江,云气自翔集。
中有无心人,片云随出入。

(0)

正纪诞辰辄成三绝句为寿所谓寿者非世俗之寿

中冬蟾彩八分圆,可是人间诞谪仙。
怪得心光吞万象,镌镵造化付诗篇。

(0)

正纪见遗梅花云春信数酝酿辄分风月以助清樽

水中疏影月中香,枯树前头独自芳。
不有幽人时赏玩,谁传春信及寒乡。

(0)

中秋日赴史漕赏月二首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
一轮初散彩,八表尽倾心。
永夜真同昼,浮云不蔽阴。
主人澄静性,万古亦常今。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