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自师堂二首·其二润崖》
《题自师堂二首·其二润崖》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

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题自师堂二首(其二)润崖》。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道德观念。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山与泽比喻为不同的人或事物,但强调了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山与泽虽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却有着共同的根源——“一气”,即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生命力或精神力量。这种“一气”不仅贯穿于自然之中,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上。

接着,“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要真正理解山的特性,就必须认识到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的涵养与滋润作用。同样,要全面认识泽的贡献,就必须深入理解它如何滋养着周围的生物与生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山与泽的不同表现形式,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互补与和谐共存,以及各自对生态环境的重要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湛若水对于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他崇尚和谐、追求内在统一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游岳麓山用昌黎山石韵

湘江江头横翠微,岭头处处开云飞。

四围草木渍浓绿,遥望陡觉峰峦肥。

朝来奇兴顿飙发,鼓勇不厌同游稀。

纵游名山惬素愿,慰我未见如调饥。

润泉林鸟弄清籁,一路倾听穷岩扉。

飞来古寺罕人迹,未碍晨夕笼烟霏。

穹碑欲读嗟莫辨,老松盘礴惊成围。

何来异卉烂岩谷,往往触手香满衣。

烟霞啸傲洵足乐,世间名利何能鞿。

故山猿鹤正相望,速携游屐将东归。

(0)

试院杂咏七首·其五

说鬼到夜分,空房客独宿。

风动帘帷开,摇摇一灯绿。

(0)

观吟香仙馆图,即寄杨补帆二首·其一

百树梅花一草堂,人间雅俗本难量。

侬家五亩田中宅,墙下团团种女桑。

(0)

蓬莱逸史书来索画二首·其一

天涯海角故人疏,芳草萦怀叹索居。

极目骥江鸿雁到,愁颜数日为君舒。

(0)

赠张君子惠

承语当年共采芹,秀才味永齿犹芬。

惟聋与瞆谁怜我,强记多闻合让君。

健说著书忘岁月,感怀锁院冷风云。

墓门宿草悲高士,太息登龙冠一军。

(0)

年年赏菊旧话重提岁岁飞觞新吟不少勉循老例稍变体裁分赠高朋藉伸鄙意十一首·其四赠谢老姻兄冶盦

卅年劬述作,不朽此名山。

只手鼍梁造,轻身鸟道还。

大功成转瞬,多士笑开颜。

匪直校雠苦,须知物力艰。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