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述怀》
《秋夜述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龛灯火月微明,似听孤猿坐五更。

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

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

(0)
鉴赏

这首《秋夜述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坐深夜,面对微明月光与孤猿啼声的内心世界。首句“一龛灯火月微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灯火与月光交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秋夜特有的画面。接着,“似听孤猿坐五更”一句,通过听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静的主题,仿佛在五更时分,只有孤猿的啼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僧人,穿着粗布袈裟,坐在蒲团上,虽身处寒夜,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暗示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无奈和自责。这里“西山梦”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之地或某种追求,而“渔父名”则可能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他希望得到一个机会,让自己在乱云叠嶂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余生,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宿经一作荆上人房

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
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
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
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

(0)

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

泉齐岭鸟飞,雨熟荔枝肥。
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
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
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0)

维摩畅林居(一作题维摩畅上人房)

诸方游几腊,五夏五峰销。
越讲迎骑象,蕃斋忏射雕。
冷筇和雪倚,朽栎带云烧。
从此西林老,瞥然三万朝。

(0)

颜上人房(一作题西明自觉上人房)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0)

叙事寄荐福栖白(一作听白公话旧)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
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
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
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

(0)

宿书僧(一作记院)

夜水笔前澄,时推外学能。
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
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
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