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龛灯火月微明,似听孤猿坐五更。
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
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
一龛灯火月微明,似听孤猿坐五更。
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
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
这首《秋夜述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坐深夜,面对微明月光与孤猿啼声的内心世界。首句“一龛灯火月微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灯火与月光交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秋夜特有的画面。接着,“似听孤猿坐五更”一句,通过听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静的主题,仿佛在五更时分,只有孤猿的啼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僧人,穿着粗布袈裟,坐在蒲团上,虽身处寒夜,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暗示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无奈和自责。这里“西山梦”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之地或某种追求,而“渔父名”则可能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他希望得到一个机会,让自己在乱云叠嶂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余生,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
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
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
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