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惊单枕拂霜毛,月影初低烛影高。
枝上万禽犹寂寂,寒鸡何事独三号。
梦惊单枕拂霜毛,月影初低烛影高。
枝上万禽犹寂寂,寒鸡何事独三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在梦中被惊醒,枕边已见霜毛,月亮刚好升起,而室内烛光显得更为高大。窗外枝头万鸟依旧沉寂,只有寒冷中的鸡儿发出三声清晰的啼叫。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在清晨独自醒来时的心境和情感。
诗中“梦惊单枕拂霜毛”一句,通过“梦惊”的用词,可以感受到诗人被突然惊醒的意外与不安。而“单枕”则表明这是一个孤独的清晨,“霜毛”则是寒冷气息的象征。
“月影初低烛影高”此句,月亮的升起与室内烛光的高大形成鲜明对比,月亮代表自然界的光明,而烛光则是人为的照明,这种对比可能在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之间的差距。
“枝上万禽犹寂寂”一句,万鸟依旧沉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这种宁静并非平和,而是掩藏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感。
最后,“寒鸡何事独三号”则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不仅是对鸡啼声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诗人可能在询问,为何连鸡也要发出声音,似乎是在打破这宁静的清晨,寻求一种交流或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清晨独自醒来的孤独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