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
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
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
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
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
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
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君子的追求和对个人品德的强调。开篇提出的“圣人不生,麟龙何瑞?”以及“梧桐不高,凤凰何止?”暗示了一个缺乏真正贤能之人的时代背景,而麟龙、凤凰是古代吉祥动物的象征,它们在此处用来比喻理想中的君子。诗人接着引述了古时君子的行为准则,即“行藏以时,进退求己”,强调的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其能够根据时势适时前进或后退,并且在行动中严格要求自己。
接下来的两句“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进一步阐述了君子的品德,即个人所获得的荣耀或羞愧都是与天下共同的。最后,“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表明如果进退的行为都符合这种标准,那么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一种对得失的正确处理。而结尾“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则批评了那些通过空洞浮夸的文字来追求名誉和美化自己的行为。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即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正确的行为准则,还要有与之相符的内在品质,而不是依靠表面的装饰或虚假的言辞。
金襕之外传何物,应道门前倒刹竿。
亘古亘今全提句,好向声前著眼看。
衲僧衣钵只者是,汝今已得正宗旨。
寄集云单号别传,枚数英才先屈指。
忽来告假归清江,窗前梅早春渐芳。
一枝横出苍烟外,泉声喷雪岩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