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纷纷不要同,从教三径满蒿蓬。
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
家近星辰双阙北,身居烟浪五湖东。
清台有日占云气,一丈丰碑夜贯虹。
眼里纷纷不要同,从教三径满蒿蓬。
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
家近星辰双阙北,身居烟浪五湖东。
清台有日占云气,一丈丰碑夜贯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赵姓公卿的高尚品德与生活态度,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其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联“眼里纷纷不要同,从教三径满蒿蓬”,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出赵公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即使周围环境杂乱,也不愿妥协的心态。三径满蒿蓬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诱惑,而“不要同”则强调了赵公的独立人格和高洁志趣。
颔联“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进一步揭示了赵公对《周易》的深厚兴趣与独到见解。他愿意与人探讨《周易》,展现了他的博学多才;而“此去何人识魏公”则暗示了赵公的名声与地位,即便离去,也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深邃与伟大。
颈联“家近星辰双阙北,身居烟浪五湖东”,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赵公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星辰双阙北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中心,而烟浪五湖东则代表了宁静与自由的避世之所。这一对比,凸显了赵公在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又不失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
尾联“清台有日占云气,一丈丰碑夜贯虹”,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赵公的深远影响与不朽声名。清台占云气意味着他的智慧与品德如同云气一般,能够洞察世间万象,引领时代潮流;一丈丰碑夜贯虹则是对赵公功绩与声誉的极高赞誉,即使在夜晚,他的丰碑也能照亮天空,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公生活态度、学术追求、道德品质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宗室贵族的非凡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敬仰与赞美。
养浩颐神,离欲澄虚,物外定观。
见玉关倾落,霜千点聚,碧岩漂渺,雪降团团。
混内豁然,空中有象,天地相交四兽攒。
前朱引,后玄随左右,虎绕龙蟠。
黄宫捧出神丹。
遇此物疵盲法体安。
使蛇吞一粒,成龙变翼,鹌*达者,立化祥鸾。
点铁成金,回骸起死,*杌逢之返降檀。
君知否,上登仙入圣,不足为难。
太一先天,昊境虚皇,无上至尊。
镇玉霄宫殿,群仙聚会,香云罗列,光射殷红。
玉兽金麟,白鹤引驾,宝盖琼花散满空。
仙娥奏,放真妃窈窕,歌舞仪容。
仙音妙唱无穷。
尽朝现三清御座中。
听洞虚灵宝,升玄至道,开明三要,显现灵能。
倦坐披章,回鸾驾凤,五老扶真入绛宫。
群仙退,向蓬莱阆苑。
合抱纯风。
大道玄微,亘古常存,依旧俨然。
自心迷不悟,沉沦生死,回头改面,贩骨如山。
今日方知,本来模样,弃假还真物外观。
离生灭,顿无馀真性,出入泥丸。
眉间舞弄金蝉。
任飞去飞来透玉环。
采日魂月魄,收归鼎运,周天火侯,锻炼成丹。
点化形神无衰老,渐返壮还童永注颜。
功成日,向彩云深处,稳跨祥鸾。
世累尘情,镇日昏沉,何时尽期。
被利名财色,相牵系,把天真昧却,一向愚痴。
好女娇儿,金枷玉*,锁绊缠绵没改移。
憨痴汉,积无边恶业,限到推谁。
*都摄问无词奈往日愆尤报应随受刀山剑树,寒冰凛冽,镬汤碓捣,鬼*残尸。
万死千生,难为出路,永堕幽冥无尽时。
轮回处,换人身,戴双角尾毛皮。
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善治家润国,修身养命,深穷造化,庄列齐肩。
抱守玄阳,灵源密固,内阐双关育浩然。
通玄路,放眉间妙色,光接云烟。
冥冥杳杳无边。
运日月精华混物鲜。
照洞虚豁朗,凝空灿灿,胎星一点,出化先天。
遍应诸方,周盈法界,拍塞无瑕道德全。
威神力,显平生手段,夺取仙权。
元始家风,混物先天,体合太微。
运九阳丹鼎,龙吟虎啸,云奔电闪,紫雾腾飞。
戏弄骊珠,无间飘渺,光迸流霞照坎离。
通玄妙,看余家手段,别有神威。
自然掌掘天机。
动斡运参罗斗柄随。
喝龙泉宝剑,光冲碧落,群魔胆颤,百怪倾危。
富国安民,清平快乐,无相真人出世期。
书旧诏,赴蓬莱阆苑,物外仙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