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生海岸两崖倾,落月江枫映火明。
桥透白波流水远,屋连红树带霜清。
迢迢漏尽寒更晓,片片云收夜雨晴。
遥望楚天江渺渺,茭蒲尽处落鸿轻。
潮生海岸两崖倾,落月江枫映火明。
桥透白波流水远,屋连红树带霜清。
迢迢漏尽寒更晓,片片云收夜雨晴。
遥望楚天江渺渺,茭蒲尽处落鸿轻。
这首《夜宿江馆》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旅馆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联“潮生海岸两崖倾,落月江枫映火明”,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丽的江景图。潮水涌动,拍打着海岸,两旁的山崖似乎也随着潮水起伏。落月之下,江枫与篝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桥透白波流水远,屋连红树带霜清”,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桥梁和岸边的房屋。白波之下的桥梁仿佛穿透了流动的水面,连接着远方的世界。而远处的红树与霜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凸显了冬日的清冷与生机。
颈联“迢迢漏尽寒更晓,片片云收夜雨晴”,则将时间推移到清晨,夜雨后的天空逐渐放晴,云层散去,露出了明亮的天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给人以时间流转、万物更新的感慨。
尾联“遥望楚天江渺渺,茭蒲尽处落鸿轻”,最后诗人将视线投向遥远的楚天,江面渺渺,茭蒲丛中,一只孤雁轻盈地落下。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江边的宁静之美,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二水中分,浮一点、钟山翠尖。
芦苇夹、趁风移过,白舫青帘。
老鹳飞边矶觜凹,苍云没处瓦亭嵌。
望黄天荡里石邮狂,无数帆。斜未沉,红日衔。
摇不停,绿波涵。问横江铁锁,旧是谁监。
燕雨已随陵树散,鸥沙新逐浪痕添。
算洗愁、且共放船回,寻酒帘。
鬓拢凤插,胸褪猩罗,解到麝裙綵结。
兰波浅掬,蔷露微倾,几度怕深嫌热。
着鲜肤、频溜柔荑,浑如搓琼捏雪。
金斛钿装,水雾轻笼娇怯。
屏角郎窥怎避,渐背窗灯,又憎帘月。
春涡薄粉,宫额轻黄,半被汗珠流脱。
拭橦巾、倦倚檀床,便整纤钩迫袜。
且未扣、杏子单衫,一双犀蝶。
盍归乎。故园松菊未全芜。
风雨里,几人相见在蒲菰。
系船霜一树,种秫酒千壶。醉相扶。
更歌将、水调答樵夫。他乡信美,青山近、即吾庐。
平生事,但留双鬓付江湖。
任呼吾作马,谁道子非鱼。笑当初。
又何烦、叔夜绝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