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步西园,繁花乱相照。
夭夭海棠枝,顾我如欲笑。
殷红点轻素,含吐皆窈窕。
持赠东邻子,愿言论久要。
午日步西园,繁花乱相照。
夭夭海棠枝,顾我如欲笑。
殷红点轻素,含吐皆窈窕。
持赠东邻子,愿言论久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感春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午日步西园,繁花乱相照。” 这两句通过对午后阳光下的西园游赏的情景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美丽画面。诗人以“步”字生动地表达了闲庭信步之乐,同时,“繁花乱相照”则突出了春光明媚、花开争妍的景象。
“夭夭海棠枝,顾我如欲笑。” 这两句中的“夭夭”形容海棠枝头的细长和生动之态,“顾我如欲笑”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枝比作好像在对诗人微笑的女子,增添了一份春意盎然与生命力的温馨感。
“殷红点轻素,含吐皆窈窕。” 这两句中,“殷红点轻素”描绘了花瓣轻柔地落在洁白的素衣上,“含吐皆窈窕”则形容花瓣间或含苞待放、或已开而不尽,均带有一种生机盎然之感。
“持赠东邻子,愿言论久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与邻里间能够共享这份春天美好的情谊。这里的“持赠”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赠送之物传递给他人,而“愿言论久要”则表达了想要长久地分享和讨论这些美好时光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力与美好时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金屋书中有。为钱塘佳丽,待寻欢偶。
记得朝云前日梦,伏事东坡最久。
且不是、郡无官守。
日日湖中公事了,更成围、妓女随车后。
翁两鬓,秃如帚。老来莫负簪花手。
比佳人难得,灵芝三秀。
此夕灯花何太喜,便用买红缠酒。
催看个、肩舆迎取。
有子平生千万足,看明年、堕地于菟走。
挂冠去,学疏受。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