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敕题古瓷琴》
《奉敕题古瓷琴》全文
清 / 梁诗正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烧土乃成埙,八音有瓷作。

桐材易以制,取韵果奚若。

尝闻古琴台,列瓮宛藏橐。

鸣弦应虚响,风籁转松壑。

谁令哀玉弹,翻向陶家托。

修内重官窑,供御想如昨。

希声代传宝,长奉歌风乐。

赋质谢虫穿,无劳鞠通索。

古黝隐沈沈,冲然具元泊。

鉴赏自天题,浮光映铜雀。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梁诗正的《奉敕题古瓷琴》描绘了一种将古代艺术与瓷器结合的独特景象。诗中首先提到烧制而成的埙和瓷器,暗示了瓷器的工艺之美。接着,诗人将古琴与桐木制作的乐器相提并论,强调其音韵之美。他想象古时的琴台,琴声悠扬,如同风过松壑,富有自然之韵。

诗中“哀玉弹”暗指琴声凄美,而“陶家托”则寓言了古琴被寄托于普通陶器之中,反映出对传统艺术价值的珍视。官窑的修建和供奉宫廷,体现了古琴作为皇家音乐的崇高地位。诗人认为,即使在无声之处,古琴也能成为传世之宝,为歌风乐章增添光彩。

“赋质谢虫穿”一句,赞美了瓷器虽经岁月侵蚀,仍坚韧不损,无需忧虑虫蛀。最后两句“古黝隐沈沈,冲然具元泊”,描绘了古瓷琴深沉内敛的气质,以及它在静默中展现出的宏大包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瓷器古琴这一载体,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诗正
朝代:清

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猜你喜欢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

樱桃岛前春,去春花万枝。
忽忆与宗卿闲饮日,又忆与考功狂醉时。
岁晚无花空有叶,风吹满地乾重叠。
蹋叶悲秋复忆春,池边树下重殷勤。
今朝一酌临寒水,此地三回别故人。
樱桃花,来春千万朵,来春共谁花下坐。
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

(0)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0)

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

华筵贺客日纷纷,剑外欢娱洛下闻。
朱绂宠光新照地,彤襜喜气远凌云。
荣联花萼诗难和,乐助埙篪酒易醺。
感羡料应知我意,今生此事不如君。

(0)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
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
[所寄赠之物皆及时。
]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
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0)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

一别苏州十八载,时光人事随年改。
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莺入故宫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
为报江山风月知,至今白使君犹在。

(0)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