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海楼诗》
《望海楼诗》全文
明 / 杨之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眼前天地一虚舟,汎海回登百尺楼。

寺静云封林外锦,宫间风弄客中愁。

几行蜃气千层现,万里潮光一览收。

莫道青莲人不见,轩边岛屿是瀛洲。

(0)
鉴赏

这首《望海楼诗》由明代诗人杨之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望海楼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眼前天地一虚舟”,以“虚舟”比喻望海楼,暗示其轻盈飘渺,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汎海回登百尺楼”,描述了从海上归来后登上高耸的望海楼,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寺静云封林外锦,宫间风弄客中愁”,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寺庙周围宁静祥和的氛围,云雾缭绕如同织锦般美丽;另一方面则通过“宫间风弄”暗示了外界的纷扰与变化,以及身处其中的旅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几行蜃气千层现,万里潮光一览收”,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望海楼视野的辽阔与壮观。蜃气在阳光下形成千层幻象,而远处的潮水则尽收眼底,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广阔与变幻莫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无限遐想。

最后,“莫道青莲人不见,轩边岛屿是瀛洲”,以“青莲”暗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即使身在尘世,心中仍怀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轩边岛屿是瀛洲”则将望海楼所在的地点比作传说中的仙境,寓意着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望海楼诗》通过对望海楼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之秀
朝代:明   籍贯:电白

杨之秀,电白人。明思宗崇祯贡生。事见清光绪《重修电白县志》卷一六。
猜你喜欢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其四

二十四番风信,四百八寺楼台。

何似草堂梅燕,同人先探春回。

(0)

双莲诗二首为童贞姒作·其二

双窥双语镜中妆,莲叶莲花总断肠。

几倩西风洗红粉,断香零露老秋房。

(0)

送张仲仪四首·其二

董子园边放去舟,故人牵缆数相留。

客心已逐花前发,总听骊歌不解愁。

(0)

舟中戏题二绝句·其二

掷尽年华笑转萍,依依江树似平生。

莫嫌白发催人老,得破无明是数茎。

(0)

暖泉望城子崖

灵山东畔碧湍回,社鼓秋高废县隈。

万树凉风吹不尽,一鞭斜日暖泉来。

(0)

散原先生挽词

国命舟断樯,大道舆脱辐。

天复不憖遗,祸也福焉伏。

瘣木疾无枝,高厚乃蹐局。

槃槃盖世翁,危城寄风烛。

万恨丛颓龄,一暝绝漓俗。

了知帝乡安,宁期世人哭。

盲风卷海来,鲸鲵试馋喙。

巍巍黄金台,弥天触膻秽。

独醒已堪伤,何况际魑魅。

朝衣坐涂炭,休论伯夷隘。

被发悲民沦,同仇敌王忾。

正气塞苍冥,堂堂故常在。

燕实杀王蠍,汉亦夭龚生。

苦节不可贞,为善非近名。

翁生值叔季,泪眼对榛荆。

垂老当明夷,坐阅沧海横。

冥飞避尘污,有诗皆变声。

世誉齐谢客,岂谓知渊明。

辟儒亦能文,濡笔觊暮夜。

诞士多好吟,媚世摘嫣姹。

繄翁慎衮钺,直道无假借。

不畏君实知,讵知老叉骂。

千篇继涪皤,灵襟融造化。

下视名利徒,奚啻王与霸。

兵尘方障日,劫火愁焚林。

哀哉涓蜀梁,善畏蔽其心。

脱命还旧乡,震耳传正衾。

仰天一掬泪,忍遽成悲吟。

瓣香念平生,片语意千寻。

操壶饮江海,腹满安知深。

峥庐一角秋,匡山万重碧。

清绝云与泉,翁久托心迹。

人间此何世,禹甸乏安宅。

望圹见皋巅,君子自兹息。

篇籍垂修名,龙蛇岂为厄。

余情信郁陶,翁寿固金石。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