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风致自疏疏,相近相亲慰索居。
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
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馀。
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
此君风致自疏疏,相近相亲慰索居。
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
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馀。
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赞颂,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质。诗人薛瑄以“此君”称呼竹,赋予了竹以人的性格与情感,表达了对竹的亲近与敬仰之情。
首句“此君风致自疏疏”,开篇即点出竹子自然疏朗、不拘一格的风姿,暗示竹子虽生于幽静之地,却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气度。接下来,“相近相亲慰索居”一句,诗人借竹子的陪伴,表达自己在孤独中得到慰藉的心境,竹子仿佛成了诗人心中的良伴。
“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高洁与谦逊。竹子不仅外表挺拔,其内心更是空灵虚怀,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高远而内敛。诗人通过“每看”、“深托”等词语,流露出对竹子品格的由衷赞赏与向往。
“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馀”则从时间的角度赞美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竹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承受了风雨的洗礼,依然保持其清雅之姿,深得雨水的滋养,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
最后,“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两句,诗人以竹子百年不衰、新笋不断生长的形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续传承的美好愿望。竹子的生长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传递。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竹子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坚韧精神以及生命延续的深刻思考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