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莲恨不早,得藕常苦迟。
谁知心中事,久已落怀思。
种莲恨不早,得藕常苦迟。
谁知心中事,久已落怀思。
这首诗是毛直方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杂怨》。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种莲和得藕过程中的反思与无奈。
"种莲恨不早,得藕常苦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种莲时间选择的后悔,以及在等待莲藕成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烦恼和延迟。这里的“莲”不仅是指荷花,更有可能象征着纯洁、高雅的情操或某种美好的追求。而“藕”,即莲藕,除了食用价值外,也隐含着对果实成熟的期待。
"谁知心中事,久已落怀思。"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中的苦恼和无奈。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觉得别人无法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扰。而“久已落怀思”,意味着时间流逝,这些心事和思考已经成为过去,留在心里,但又似乎无法释怀。
整体来看,诗人的情感是复杂且深沉的,他通过对种莲得藕这一自然过程的描述,抒发了个人对于生活、成长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