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舍北水漫漫,乍霁仍阴暖复寒。
石补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
龙蛇起陆生光怪,鸾凤翀霄怯羽翰。
聊复盘餐饷桑户,可能藜杖过苏端。
舍南舍北水漫漫,乍霁仍阴暖复寒。
石补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
龙蛇起陆生光怪,鸾凤翀霄怯羽翰。
聊复盘餐饷桑户,可能藜杖过苏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久雨后的自然景象和农户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雨后世界的复杂性与生机。
"舍南舍北水漫漫"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连绵不绝的河流,显示了久雨后的洪水氾濫。接下来的"乍霁仍阴暖复寒"则描写了天气多变,雨后依然阴冷,体现了季节交替时的不稳定。
在"石补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石补色天"暗示着自然界的裂痕与损伤,而"泥污后土"则形象地表达了久雨后的土地湿润且脏乱,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在久雨之后的受损。
"龙蛇起陆生光怪,鸾凤翀霄怯羽翰"这两句充满了奇幻色彩,通过神话生物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现实的美感和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变化万千的赞叹。
最后两句"聊复盘餐饷桑户,可能藜杖过苏端"则回到了人间生活。诗人提到农家在久雨之后勉强维持生计,以及年迈之人的孤独无依,这些细节反映了社会底层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类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富有深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