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抛贝叶觅云门,试问迦文旨若存。
会得经禅都是幻,风幡公案不须言。
閒抛贝叶觅云门,试问迦文旨若存。
会得经禅都是幻,风幡公案不须言。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过广通寺(其二)》。诗中以“閒抛贝叶觅云门”开篇,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访佛问道之态,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深邃的佛教世界。接着,“试问迦文旨若存”一句,引出对佛法真谛的探寻,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深刻内涵的思考与追求。
“会得经禅都是幻,风幡公案不须言”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通过这四句,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空”与“无”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无论是经文还是禅修,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一切皆为空相,无需执着于言语和形式。这种超越世俗、洞察本质的见解,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精髓的深刻领悟和独到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造诣,也反映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的魅力,以及诗人弘历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的智慧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