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今年定几时,元宵过了燕先归。
一双贴水娇无奈,不肯平飞故仄飞。
社日今年定几时,元宵过了燕先归。
一双贴水娇无奈,不肯平飞故仄飞。
这是一首描写燕子的古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燕子飞行特性的观察和赞美。首句“社日今年定几时”是设问语气,询问社会上确定社日(即春社、秋社)的时间,从而引出下文的主体内容。紧接着,“元宵过了燕先归”则表明元宵节(上元节,也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已经过去,但这里的“燕”字有双关意味,不仅指的是燕子,也可能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因为在古代文化中,燕子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第三句“我双贴水娇无奈”中的“我”字通常理解为诗人自指,但这里用“一双”来形容燕子的翅膀,既表达了对燕子飞行姿态的细腻描绘,也显示出诗人的观察之细致。燕子贴水而飞,给人一种娇弱无奈的感觉。
最后,“不肯平飞故仄飞”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不仅是在形容燕子的飞行姿态,更像是对其生存环境的一种隐喻。燕子不愿意平稳地飞翔,而是选择那种看似不稳定的倾斜飞行,这或许在诗人眼中,反映出一种生命力与适应环境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描写燕子的飞行姿态和特性,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而且还透露出对自然界生命多样性的赞赏之情。
闻鸡一唱罢,占斗三星没。
天高月徘徊,野旷山突兀。
暗蛩泣草露,怨乱语还咽。
凉萤不复举,点缀稻花末。
惟馀络纬豪,悲壮殷林樾。
小虫亦何情,孤客心断绝。
魂惊板桥穿,足侧石子滑。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
高城谩回首,叠嶂屹天阙。
遥知秋衾梦,千里一飘忽。
庐阜有佳人,颜色皦冰玉。
不能时世妆,萧然古冠服。
纷纭倚市门,组丽眩红绿。
妖歌促艳舞,飞上黄金屋。
安知乘鸾侣,流落堕空谷。
风泉入环佩,月露作膏馥。
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
聊用慰朝饥,岁寒肤起粟。
绮丛三尺尘,无路到松竹。
谁能抚孤桐,为奏招隐曲。
神仙绝世立,功行闻清都。
玉符赐长生,籋云游紫虚。
鸡犬尔何知,偶舐药鼎馀。
身轻亦仙去,罡风与之俱。
俯视旧篱落,眇莽如积苏。
非无凤与麟,终然侣虫鱼。
微物岂有命,政尔谢泥涂。
时哉适丁是,邂逅真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