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城道中作》
《临城道中作》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chéngdàozhōngzuò
sòng / shì

zhúrénzhùyǎnkàntàixíngqiānsòngzhēngān

wèiyìngnéngliúliǔhéngshānjiěshíhán

注释
逐客:被驱逐的人。
何人:谁。
著眼:注视。
太行:中国华北的山脉。
千里:极言路途遥远。
征鞍:远行的马鞍。
愚谷:形容山谷愚昧无知。
能留柳:能够留住柳树,象征挽留人才。
衡山:中国湖南省的名山。
解识:懂得识别。
韩:这里可能指的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翻译
是谁在送别时深情注视,太行山脉绵延千里,只为送别远行的马鞍。
这山谷中的愚公之智不足以挽留柳树,但衡山却懂得识别韩愈一样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临城道中作》。从这四句诗来看,诗人正在旅途中,感慨万千。

“逐客何人著眼看”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行者关注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这一句已隐含着一种深切的离别之情。

“太行千里送征鞍”则描绘出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亲自送别人的壮观。这里的“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而“征鞍”,则是战争或远行时所使用的马鞍。这句话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深沉的情感。

“未应愚谷能留柳”这一句中,诗人自比为“愚谷”,而将自己不能像柳树一样永恒地留在一个地方进行抒发。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朋友间的不离不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流离生涯的无奈。

“可独衡山解识韩”这句则透露出了诗人内心对于理解和认同的渴望。这里的“衡山”,指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处。而“解识韩”则是指能够理解和认识到像韩愈这样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学乃至精神上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现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认同的渴望。通过这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深邃的情感和他那宽广而深远的心胸。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舟中无事,为姚丈杂题画扇四首·其二

老树傍衡门,人家颇不俗。

芦荻春风吹,光分山水绿。

(0)

敝裘

蒙茸毛质已全非,寒夜披来暖亦微。

不敢更思狐貉厚,有人还未着棉衣。

(0)

题许颂慈先生评月轩诗集四首·其二

诗豪谁氏许夫子,聚首毗陵昕夕亲。

相见于今真恨晚,痴而山后接音尘。

(0)

题张云阶先生遗照

先生负壮志,仪表殊寻常。

双眸秀银海,炯炯含精光。

音响若钟磬,议论生锋铓。

清谈倾四座,析理到毫芒。

具此绝俗姿,合称登朝廊。

惜哉不得志,早岁困名场。

坎坷历半世,一第四十强。

闲居赋潘岳,风化维吾乡。

爱才尤若命,桃李盈门墙。

寒士托倚庇,如依慈母旁。

我年十馀岁,先子相携将。

隅坐聆謦欬,曾升先生堂。

先生为我言,两家渊源长。

昔年尔王父,谈论喜文章。

座上客常满,士气为之扬。

今尔年方少,数典其毋忘。

立志在名教,植品如圭璋。

文学宗先正,勿学时世妆。

慰勉极周挚,苦口兼热肠。

忽忽三十载,人事变沧桑。

遗言犹在耳,先生安可望?

世情似转烛,无复见直方。

士风日卑陋,谁为表与坊?

滔滔不复反,难言四维张。

所见已如此,向后况可量。

展图三太息,俛仰神旁皇。

(0)

思家

眼前烽火满乡关,镇日思家鬓渐斑。

昨夜二更明月里,断鸿衔梦上君山。

(0)

题画二首·其一

枝头黄鸟惜芳春,压架蔷薇烂漫新。

密叶秾花休乱折,深红刺短易伤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