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帘》
《帘》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高明庭宇好崇基,枉把疏帘窣地垂。

必欲满堂阴有乐,谁能暗室自无欺。

卷舒未必风无意,间隙须防燕解窥。

莫道人终可遮障,可终遮障亦何为。

(0)
注释
高明:形容建筑物高大且显眼。
崇基:坚固的基础。
疏帘:稀疏的窗帘。
窣地:垂到地面。
满堂阴:室内阴凉。
暗室:无人知晓的地方。
无欺:不欺诈。
卷舒:卷起或展开。
风无意:非出于风的意愿。
间隙:缝隙。
燕解窥:燕子窥探。
可遮障:可以遮掩。
遮障:遮掩。
何为:有何意义。
翻译
高大的厅堂庭院有着坚固的基础,徒然放下长长的窗帘垂到地面。
如果想要室内充满阴凉带来乐趣,谁又能保证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不会欺诈呢?
即使卷起或展开窗帘并非总随风意,也要防备燕子从缝隙中窥探。
别以为人可以永远遮掩,就算能遮住,又有什么意义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大门庭和厅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内外空间的层次感。"好崇基"表达的是对高贵、坚固建筑基础的赞美,而"枉把疏帘窣地垂"则形象地描绘出轻柔窗帘随风飘扬,几乎触碰到地面。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于满堂欢乐氛围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在"必欲满堂阴有乐"中得到了体现。然而,紧接着"谁能暗室自无欺"一句则流露出一种对内心真实状态的探讨,似乎在质疑是否有人能够在幽暗的空间里保持真诚不被外界所蒙蔽。

后两句"卷舒未必风无意,间隙须防燕解窥"则转向了警惕和小心谨慎的态度。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使是窗帘的开合也可能蕴含深意,而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此外,必须注意那些细微的缝隙,因为即便是小小的燕子,也能从这些空隙中窥探内情。

最后两句"莫道人终可遮障,可终遮障亦何为"则引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诗人在质疑,即使人类能够长久地隐藏和遮掩某些事物,但这样的行为究竟有何意义。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反思,也触及到了人的内心世界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精细描绘,展开了对于人与环境、真诚与隐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节进退法先民为韵·其六

事往置勿言,积厚报岂吝。

毫眉两山尊,照眼双璧润。

衮衮生公侯,世佩斯文印。

譬之水盈科,吾方见其进。

(0)

和裘父侄季狸竹夫人歌

我家门户潇洒侯,渭川千亩封君俦。

自应秀气到儿女,骨格凛凛含清秋。

向来玉立蹄轮道,已解使人除热恼。

事君为取冰雪清,岂是与君相媚好。

人生用舍元有时,秋堂挂壁何足悲。

不是短檠长弃置,会与夏簟还相宜。

(0)

赠五行家董季谦

奴隶侯千户,屠沽禄万钟。

书生无此望,造物不吾容。

渔钓其清职,田园乃素封。

烦君试推似,天意合相从。

(0)

欲入脩门未果且留妙山逆旅书所见呈富阳大夫陈晃国

诗肩重与毂尘摩,旁县孤村邀我过。

晏昼江山开调远,晴宵星月照临多。

眼为幻使不由我,心与空俱无复它。

百里一轮大圆镜,发奁开幭鉴如何。

(0)

句·其十一

断崖韦偃树,小雨郭熙山。

(0)

郑侍郎招赏瑞香

浮花虽不多,要是乏美质。

前庭锦烘笼,君向何许得。

色香极秾丽,裁剪极细密。

复幕重帘开,毋令犯风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