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云龙驻,四番来往经。
鸿川常戢浪,巨渎信昭灵。
楗石希安奠,瓣香讵德馨。
舍舟遵路驿,封牍奏慈宁。
两日云龙驻,四番来往经。
鸿川常戢浪,巨渎信昭灵。
楗石希安奠,瓣香讵德馨。
舍舟遵路驿,封牍奏慈宁。
这首诗描绘了渡过黄河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两日云龙驻”以云龙比喻黄河的壮观,暗示渡河过程中的风云变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四番来往经”则点明了渡河的艰难与复杂,黄河的波涛汹涌,需要多次尝试方能成功。
“鸿川常戢浪,巨渎信昭灵”两句进一步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鸿川即宽阔的河流,戢浪则是形容水面波涛起伏,巨渎指黄河的浩瀚与威严,昭灵则表达了对黄河神灵的敬畏之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雄伟与神秘。
“楗石希安奠,瓣香讵德馨”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楗石可能是指在渡河过程中所依赖的固定物,希安奠意味着希望稳固安全;瓣香讵德馨则是在祈求神灵庇佑,表达对渡河安全的渴望与对神灵的敬仰。这两句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对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
最后,“舍舟遵路驿,封牍奏慈宁”表明了渡河后的行动。舍舟即离开船只,遵路驿则是指沿着陆路前行,封牍奏慈宁则可能是指将渡河的经历或感想写成文书,呈递给慈宁(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其他尊贵的统治者),表达对平安渡河的感激与汇报。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渡河经历的反思与对权力中心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渡黄河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黄河的壮美与神秘,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对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融入了对权力中心的尊重与汇报的元素,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