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常上人归黄龙省侍昭默老》
《送常上人归黄龙省侍昭默老》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心花发明照十方,死生窟宅无隐藏。

此老唾笑生馨香,法中骨髓僧中王。

平生一子传馀芳,譬如少林有神光。

只今孤愤昭默堂,天魔外道走且僵。

梦寐想见犹清凉,况子径归侍其傍。

明日扁舟浮渺茫,我不得俱空叹伤。

但馀一句烦寄将,幕阜山前为举扬。

仰山久不见临济,瘦损法身三尺长。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送常上人归黄龙省侍昭默老》。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常上人即将返回黄龙寺,侍奉昭默老禅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高僧的修为与境界。

“心花发明照十方”,开篇即以“心花”喻指高僧内心的智慧与光明,能够照亮整个世界。“死生窟宅无隐藏”,表明高僧对生死的理解深刻,洞悉一切,无所遁形。“此老唾笑生馨香,法中骨髓僧中王”,赞美昭默老禅师的智慧与威望,如同法中的精髓,是僧众中的领袖。“平生一子传馀芳,譬如少林有神光”,以少林寺的神光照喻常上人的传承与影响力,强调其修行的成果与贡献。“只今孤愤昭默堂,天魔外道走且僵”,描述昭默老禅师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坚定与胜利。“梦寐想见犹清凉,况子径归侍其傍”,表达了对常上人即将回归的期待与喜悦。“明日扁舟浮渺茫,我不得俱空叹伤”,诗人虽不能同行,但仍感伤于离别的现实。“但馀一句烦寄将,幕阜山前为举扬”,希望常上人能将自己的一句话带去,让幕阜山前的人们听到。“仰山久不见临济,瘦损法身三尺长”,以仰山与临济的典故,表达对常上人离去的不舍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高尚情操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与祝福。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愁怀

风烟万里路漫漫,泪滴征尘湿未干。

杜宇有魂啼夜月,王孙无梦到长滩。

端居自信清修好,涉历方知行路难。

愁对长江春水阔,石尤起处暮光寒。

(0)

和陈宪副归田诗

门外溪山郭外田,湘中风物剡中船。

梦魂千里乘秋到,归旆三巴映水翩。

路绕棠阴春满眼,庭留花影日高眠。

乖崖心事君应会,肯与奔忙卖老年。

(0)

过南安谢父老修东海先翁生祠

迢递先公遗世久,慇勤父老尚追思。

东海英灵惊独在,南安祀礼岁如之。

庾梅未落春何往,湘竹淩寒节不移。

翘首相承贤守令,不胜云外雨丝丝。

(0)

拙女词

团扇初成梧叶秋,夹罗欲试又重裘。

也知不是时来早,拙女囊空自晚谋。

拙女囊空自晚谋,清寒到底未为羞。

盈箱锦绣依时著,多在春风十二楼。

(0)

书怀二首·其一

东海先生懒学仙,饥时得食倦时眠。

年来欲试挥锄手,弱水蓬莱尽种田。

(0)

广东孙寿九龄寄书至

万里忽逢孙九龄,传书细话故人情。

梁鸿怜我头先白,韩愈相看眼更青。

铁汉楼头春色好,金莲山上月华明。

令人梦入梅花国,却恨谁家玉篴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