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气常蓊匌,春云复冶融。
双松千载外,万景一窗中。
向日莓苔绿,入波楼阁红。
移来南国候,宿霭镇濛濛。
泉气常蓊匌,春云复冶融。
双松千载外,万景一窗中。
向日莓苔绿,入波楼阁红。
移来南国候,宿霭镇濛濛。
此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玉泉山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春云、双松、万景、莓苔、楼阁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首句“泉气常蓊匌”,描绘了泉水蒸腾的景象,泉水在阳光下升起的水汽弥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春云复冶融”一句,将春云比作冶炉中的熔金,形象地表现了春云的轻盈与变幻莫测,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双松千载外,万景一窗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千年古松的坚韧与岁月的沧桑,另一方面则通过“一窗中”的小视角,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向日莓苔绿,入波楼阁红”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莓苔和倒映在水波中的楼阁,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展现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移来南国候,宿霭镇濛濛”两句,以“南国候”暗示季节变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宿霭镇濛濛”描绘了清晨薄雾笼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湖海声名落搢绅,由江而鄂溯鳞鳞。
烦君黄鹤楼头看,天下英雄有几人。
班班林间鸠,谷谷命其匹。
迨天之未雨,与汝勿相失。
春原洗新霁,绿叶暗朝日。
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
深栖柔桑暖,下啄高田实。
人皆笑汝拙,无巢以家室。
易安由寡求,吾羡拙之佚。
吾虽有室家,出处曾不一。
荆蛮昔窜逐,奔走若鞭抶。
山川瘴雾深,江海波涛䫻。
跬步子所同,沦弃甘共没。
投身去人眼,已废谁复嫉。
山花与野草,我醉子鸣瑟。
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
还朝今几年,官禄沾儿侄。
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
今年来镇阳,留滞见春物。
北潭新涨渌,鱼鸟相聱耴。
我意不在春,所忧空自咄。
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
高堂母老矣,衰发不满栉。
昨日寄书言,新阳发旧疾。
药食子虽勤,岂若我在膝。
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
书来本慰我,使我烦忧郁。
思家春梦乱,妄意占凶吉。
却思夷陵囚,其乐何可述。
前年辞谏署,朝议不容乞。
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
横身当众怒,见者旁可慄。
近日读除书,朝廷更辅弼。
君恩优大臣,进退礼有秩。
小人妄希旨,论议争操笔。
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
而我岂敢逃,不若先自劾。
上赖天子圣,必未加斧锧。
一身但得贬,群口息啾唧。
公朝贤彦众,避路当揣质。
苟能因谪去,引分思藏密。
还尔禽鸟性,樊笼免惊怵。
子意其谓何,吾谋今已必。
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
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
安得携子去,耕桑老蓬荜。
《班班林间鸠寄内》【宋·欧阳修】班班林间鸠,谷谷命其匹。迨天之未雨,与汝勿相失。春原洗新霁,绿叶暗朝日。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深栖柔桑暖,下啄高田实。人皆笑汝拙,无巢以家室。易安由寡求,吾羡拙之佚。吾虽有室家,出处曾不一。荆蛮昔窜逐,奔走若鞭抶。山川瘴雾深,江海波涛䫻。跬步子所同,沦弃甘共没。投身去人眼,已废谁复嫉。山花与野草,我醉子鸣瑟。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还朝今几年,官禄沾儿侄。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今年来镇阳,留滞见春物。北潭新涨渌,鱼鸟相聱耴。我意不在春,所忧空自咄。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高堂母老矣,衰发不满栉。昨日寄书言,新阳发旧疾。药食子虽勤,岂若我在膝。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书来本慰我,使我烦忧郁。思家春梦乱,妄意占凶吉。却思夷陵囚,其乐何可述。前年辞谏署,朝议不容乞。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横身当众怒,见者旁可慄。近日读除书,朝廷更辅弼。君恩优大臣,进退礼有秩。小人妄希旨,论议争操笔。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而我岂敢逃,不若先自劾。上赖天子圣,必未加斧锧。一身但得贬,群口息啾唧。公朝贤彦众,避路当揣质。苟能因谪去,引分思藏密。还尔禽鸟性,樊笼免惊怵。子意其谓何,吾谋今已必。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安得携子去,耕桑老蓬荜。
https://shici.929r.com/shici/FCTHBQPa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