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山行》。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以及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声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这些东西虽然在世间传播,但真正追求它们的人却难以达到,就像龙鳞般高不可攀。
接下来的"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相处和情感交流。在这个画面中,诗人似乎借助自然之美来陶醉自己,将心灵深处的忧愁也随着春水流向远方。
"老吾于传懒成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追求。他年岁渐长,对世俗的传统已经感到厌倦,而他的儿子则热衷于诗词的创作,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后代的一种期望。
最后,"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作品广泛流传,即便是远方的人们也能通过他的诗歌了解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像飞鸟一样来去匆匆的世间纷扰感到疲惫,不愿再过多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山行》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淡泊明志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是一篇融合了哲理思考和艺术表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