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携社瓮上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
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
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用开。
未害悭风相料理,放迟归与月徘徊。
共携社瓮上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
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
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用开。
未害悭风相料理,放迟归与月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赏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情淡薄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独特感受。
"共携社瓮上春台"一句,以“共携”二字设定了一种同行者之间的情谊与和谐氛围,而“社瓮”则是一种古代的容器,常用来装饰庭院,这里借指诗人所在之地,即熙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则描绘了行走于春日翠绿的云间小径,脚下践踏着厚实而柔软的苔藓,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感受。
"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两句,通过对时光易逝和朋友稀缺的慨叹,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无情和人间冷暖的深刻体悟。岁月像那飞速掠过天际的鸟儿,转瞬即逝,而那些曾经相约共赏春光的知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期而至。
"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用开"则是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外界喧嚣和俗世纷争的淡漠。"未害悭风相料理,放迟归与月徘徊"两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简约生活、不为物欲所累的向往,以及面对夜色渐浓、明月高悬之际,对于归途延缓和沉醉其中的情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