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能裨斗野龙,仅于北鄙有边功。
蝇随骥尾犹千里,也得依名四七中。
力不能裨斗野龙,仅于北鄙有边功。
蝇随骥尾犹千里,也得依名四七中。
这首诗以"力不能裨斗野龙"开篇,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力量虽小但仍有志于建功立业的决心。"斗野龙"象征着强大的对手或艰巨的任务,而"仅于北鄙有边功"则暗示他在边疆地区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就,尽管与期望相去甚远。
接下来的"蝇随骥尾犹千里"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跟随骏马飞翔的苍蝇,虽然渺小,但只要附着其后,也能跨越千里。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寻求机会,力求有所作为。
最后的"也得依名四七中"可能是在说,虽然成就有限,但至少能在名声上占有一席之地,四七之数可能暗指排名或位置,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定位是虽不高居要职,但仍希望在名声上有所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自谦的口吻,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励志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