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热、乾旱无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农作物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干旱带来的农业灾害以及人民生活困难的忧虑。
开篇“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直接展现了酷热无边的夏季太阳,以及它对城市街道的炙烤。接着“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则强调了炎热与干旱相结合的极端气候。
诗中的“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表明长时间没有雷雨,只有不连贯的命令和混乱的声音,这是对自然秩序紊乱的一种描绘。紧接着,“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则直接指出了干旱带来的农业损害——雨水无法滋润作物,而良田变成了黄色的尘土。
接下来的“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更是对生物世界的影响进行了生动描绘。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表达了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荒凉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可能是对自然界变化的隐喻,而“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则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或人物的怀念和思考。最后,“对食不能餐,我的心殊未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与忧虑。
结尾处“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可能是在回忆历史上某个时期,感叹现实与过去的差距,以及个人渺小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干旱景象和人民生活困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社会关怀和内心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