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灵坛降玉真,华清台殿影长新。
雪翻晓艳御阶秀,风送夜香宫树春。
杉桂静同无梦客,烟花深似有愁人。
自从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频。
紫府灵坛降玉真,华清台殿影长新。
雪翻晓艳御阶秀,风送夜香宫树春。
杉桂静同无梦客,烟花深似有愁人。
自从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频。
这首诗描绘了骊山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美丽。首句“紫府灵坛降玉真”,以“紫府”、“灵坛”、“玉真”等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仿佛是仙境降临人间。接着,“华清台殿影长新”一句,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遗迹——华清池的宫殿,虽历经岁月,但其影子依然清晰,展现出一种永恒之美。
“雪翻晓艳御阶秀,风送夜香宫树春”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雪翻晓艳”与“风送夜香”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宫殿的静谧,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
“杉桂静同无梦客,烟花深似有愁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杉桂之静,似乎在诉说着无人倾听的故事;而“烟花深似有愁人”,则以烟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忧愁与复杂的情感。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更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自从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频”两句,以“霜落芙蓉死”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同时也借“秦山鬼哭频”这一细节,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不可逆转的悲剧色彩。整首诗通过对骊山及其历史遗迹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又深刻地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慨。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隐隐春城外,朦胧陈迹深。
君子顾榛莽,兴言伤古今。
决河导新流,疏径踪旧林。
开亭俯川陆,时景宜招寻。
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
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
岸远白波来,气喧黄鸟吟。
因睹歌颂作,始知经济心。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谁为久州县,苍生怀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