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更生侄书告除丧,仲弟之殁已逾大祥矣》
《临江仙.更生侄书告除丧,仲弟之殁已逾大祥矣》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裘葛两更驹过隙,荆花无分重开。

人生到此有余哀。灯床风雨话,除是梦中来。

一瞑随尘知未悔,烦忧不到泉台。

青山终许骨同埋。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全词以“裘葛两更驹过隙,荆花无分重开”开篇,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马驹飞驰,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以“荆花无分重开”比喻逝者无法再复生,寓含了对生命脆弱和不可逆转性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人生到此有余哀”一句直接点明了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哀伤之情,这种哀伤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慨。随后,“灯床风雨话,除是梦中来”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之夜,围绕着昏黄灯光,家人围坐谈论逝者往事的画面,强调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再与逝者共话往昔,只能在梦境中寻求慰藉。

“一瞑随尘知未悔,烦忧不到泉台”表达了对逝者是否后悔生前的选择、是否带走了烦恼的疑问,同时也暗示了死亡之后的宁静与解脱,即“烦忧不到泉台”。最后,“青山终许骨同埋。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青山象征永恒与不朽,表达了对逝者与自己最终都将归于自然的平静接受,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以及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生命、死亡、亲情、遗憾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生死、人伦的哲学性理解。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雨中梨花·其二

番风十七到梨花,无那游蜂日报衙。

列缺女夷俱爱洁,倾来珠露浴丹砂。

(0)

桃·其二

和娇几树弄春融,撩眼诗题曲槛东。

最爱柳枝低拂处,绿云欲变晓霞红。

(0)

春日御园閒咏·其二

琼华楼畔柳,窣地是黄金。

日煖花蒸雾,春深鸟弄音。

湖山多静气,松鹤空尘心。

一卷南华趣,忘言独与寻。

(0)

望桃花寺

疏山通鸟道,间树出精蓝。

殿阁凝秋霭,川原静晓岚。

钟声天半叩,塔影镜中涵。

尚忆十年事,孤吟古柏南。

(0)

桂轮如水露如珠,景入秋晨别样殊。

紫气亘川驰野马,红云拥岛上金乌。

写空北雁眠初起,弄影东枝翠相扶。

最是伯驹工绘事,海天旭日早成图。

(0)

射猎南苑即事·其五

北红门里仲秋天,爽气游丝拂锦鞯。

行过雁桥人似画,踏来芳甸草如烟。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