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
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
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
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
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
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
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
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句,以山为枕,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环境。"一叶垂纶几溯沿"则是描绘舟船随波逐流,诗人可能正乘坐这叶舟在河中漂泊。
"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表明诗人对四季的变化都能寻找到乐趣。春天,伴随着和煦的风,诗人随心所欲地游弋;秋天,则在细雨中偶尔小憩。
"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一句,通过对早晨薄雾中惊起的大雁和晚霞中的斜阳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欣赏。这里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则透露出一丝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喧嚣与尘污的不满。诗人面对繁华落尽、行人稀少的情境,只能将心中的忧愁寄托于无人的自然之中,而对于世间纷争,则感到厌倦,仿佛被困在尘世之中,难以脱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和对四季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隐逸自适、超然世外的情怀。
云压孤城势渐低,昏昏台榭雪霏霏。
人游兔苑何妨醉,使适龙沙未得归。
夜馆月明交素影,晓涂霜重借严威。
风前似慰征轺意,先学杨花二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