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击剑篇》
《击剑篇》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古风

古剑寒锋青槭槭,昔年得之丰城客。

阴阳为炭天地炉,谁锻钝钩金跳踯。

琉璃匣里莲花色,明月环端秋水碧。

自是荆轲一片心,佩将燕市频磨拭。

传闻西陲烽火惊,龙泉夜吼如有神。

拔剑起舞抉星辰,旋风烁电光燐㶷。

决尽胡云一万里,血溅胡天净虏尘。

(0)
鉴赏

这首《击剑篇》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以古剑为喻,描绘了剑的锋利与历史的厚重,以及剑在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剑的不凡气质与战斗中的壮烈场景。

首句“古剑寒锋青槭槭”,以“古剑”开篇,点明主题,通过“寒锋”和“青槭槭”的形象描绘,营造出剑的冷峻与锋利感。接着,“昔年得之丰城客”一句,引入剑的历史背景,暗示剑曾属于一位来自丰城的剑客,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阴阳为炭天地炉,谁锻钝钩金跳踯”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剑的锻造过程比作天地间的熔炉,强调了剑的精炼与不凡。这里“阴阳为炭”、“天地炉”等词,不仅描绘了锻造环境的极端与艰苦,也隐含着剑的品质与价值。

“琉璃匣里莲花色,明月环端秋水碧”两句,进一步描绘剑的外观之美。琉璃匣象征着剑的珍贵与保护,莲花色则暗示剑的高洁与脱俗。明月环端与秋水碧的描述,则赋予剑以清冷而深邃的气质,仿佛能映照出月光与秋水的美丽。

“自是荆轲一片心,佩将燕市频磨拭”两句,将剑与荆轲这位历史上的刺客相联系,表达了剑的忠诚与坚韧,以及主人对剑的珍视与磨砺。这里通过“荆轲一片心”这一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与英雄气概。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传闻西陲烽火惊,龙泉夜吼如有神”两句,描绘了剑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龙泉夜吼,不仅展现了剑的威猛,也暗示了剑在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接下来,“拔剑起舞抉星辰,旋风烁电光燐㶷”两句,通过夸张的描写,展现了剑在战斗中的壮观景象,剑如舞动的星辰,光芒四射,震撼人心。

最后,“决尽胡云一万里,血溅胡天净虏尘”两句,总结了剑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不仅斩杀了敌人,还净化了战场的污秽,寓意着正义与胜利。整首诗通过对剑的赞美,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以及对勇敢、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推崇。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读楞严经

学道證声闻,习气犹未断。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

快演涅槃门,反复徵所见。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

其馀肆口言,心真自一贯。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

(0)

柳絮

柳条初弄绿,已觉春风驻。

而今二月尾,满路团飞絮。

人生安足恃,忽忽朱颜去。

飘零未肯休,萍泛知何处。

见之动中怀,欲写无佳句。

归来宴坐馀,悠然得深趣。

(0)

秋日即事八首·其八

自学心斋室久虚,年来破荡一无馀。

春花秋叶非吾事,默坐焚香读道书。

(0)

琵琶翅·其三

哂哂连叫两三声,此虫便是灶鸡形。

玉腿白牙赢到底,黄牙项细是输名。

(0)

总言·其三

虫性分悲喜,世人难得知。

嚼牙能斗口,鼓翅得赢时。

须识蝇头牵,傍危则自知。

总然虫禁齿,如病遇良医。

(0)

红铃·其一

红肩红胁不为奇,连连赢得也防虞。

今铃落了终难复,无情去斗却成灰。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