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外今何病,愁边我索居。
昔无今样懒,新欠故人书。
只说游山去,谁令作计疏。
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
吟外今何病,愁边我索居。
昔无今样懒,新欠故人书。
只说游山去,谁令作计疏。
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和周子中病中代书之韵兼督胡季文季永游山之约。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以及自己内心的忧虑与矛盾。
"吟外今何病,愁边我索居"两句,诗人通过询问朋友之病和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展现了深切的情谊。"昔无今样懒,新欠故人书"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以信件回复,而感到内疚。
"只说游山去,谁令作计疏"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现实烦恼,到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但又不由自主地被世俗之事所牵绊,显得无奈而沉重。
最后两句"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通过对衡山庐舍的描写,寓意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沉重和复杂。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丰富,通过对友人的关切、个人情感的流露以及与自然景物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南宫树色晓森森,虽有春光未有阴。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山含瑞气偏当日,莺逐轻风不在林。
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
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
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
天寒香自发,日丽影常圆。
阴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
回首望君家,翠盖满琼花。
捧君青松曲,自顾同衰木。
曲罢不相亲,深山头白人。
临杯忽泫然,非是恶离弦。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
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
病老正相仍,忽逢张道陵。
羽衣风淅淅,仙貌玉棱棱。
叱我问中寿,教人祈上升。
楼居五云里,几与武皇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