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
《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南山有幽意,驾言此徘徊。

湖波荡寒城,四座清光开。

金天澄素景,秋气何悲哉。

繁阴递白日,浮云间往来。

落木飒中林,流飙激岩隈。

朝昏上烟火,原隰被楼台。

故乡无滞淫,世路多尘埃。

念我平生欢,离思壮难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南山之巅眺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首句“南山有幽意,驾言此徘徊”,诗人以南山的静谧氛围为引子,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山中漫步,寻找心灵的归宿。接着,“湖波荡寒城,四座清光开”描绘了一幅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清冷城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金天澄素景,秋气何悲哉”一句,诗人将天空比作金子般明亮,而秋天的景象则显得有些悲凉,这种对比增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感伤情绪。“繁阴递白日,浮云间往来”描述了树木浓密的阴影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以及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动态美。

“落木飒中林,流飙激岩隈”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落叶在树林中飒飒作响,强劲的风吹拂着山岩的角落,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壮美的氛围。“朝昏上烟火,原隰被楼台”则展示了乡村的生活场景,早晨和傍晚升起的炊烟,平原和低洼地带覆盖着的楼台,体现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最后,“故乡无滞淫,世路多尘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纷扰不息的世态的感慨。“念我平生欢,离思壮难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离别思绪的难以割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请代

郡小凋残最,兵馀旱疫仍。

不能无狱讼,但见可哀矜。

卿自别利器,吾犹治乱绳。

新林有孳尾,珍重莫呼鹰。

(0)

送程楚翁归歙用其韵

木落见江空,星回属纪穷。

畏途兵杂盗,急景雪兼风。

问学嗟游子,论交愧老翁。

归来富千古,此理此心同。

(0)

和夏南麓绣斧曾驱当道狼及答尹存吾喻仁山携诗相过值出

金石论交半化狼,竹桐吾味暂栖凰。

陶篱三亩新荒径,孔壁千秋未坏堂。

彩凤题门人洒落,骊珠照夜笔淋浪。

惜无北海盈樽酒,与赋东湖五月凉。

(0)

予以甲寅冬过弋阳石桥戊辰正月重过

周行淮汉万山川,重此经过十五年。

野老眉间新世事,蹇驴背上旧吟鞭。

几分春色梅花后,一片归心杜宇前。

深谷有人难问信,石桥倚遍晚晴天。

(0)

寸禄

同游鼎贵佩鸣珂,寸禄中年不啻过。

方朔犹须设非有,爰丝正可饮无何。

山前华表书官大,江上邮亭送使多。

草草百年勋业梦,插天浯石未曾磨。

(0)

大享先玄酒

大享先玄酒,嘉宾贵食蒿。

不无笾豆实,正有涧溪毛。

岁未登三釜,家安取百牢。

充庭君试数,一一是民膏。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