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轻烟装小暝。重衾不耐春寒横。
袅尽博山孤篆影。閒自省。天涯有个人同病。
十二巫峰围昼永。黄莺可唤梨花醒。
两点芳波揩不定。临晚镜。真珠簌簌胭脂冷。
细雨轻烟装小暝。重衾不耐春寒横。
袅尽博山孤篆影。閒自省。天涯有个人同病。
十二巫峰围昼永。黄莺可唤梨花醒。
两点芳波揩不定。临晚镜。真珠簌簌胭脂冷。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渔家傲》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夜画卷。"细雨轻烟装小暝",以轻盈的细雨和朦胧的烟雾营造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重衾不耐春寒横",写出了春天的寒意穿透厚重的被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凉。
"袅尽博山孤篆影",博山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孤独的篆香影子摇曳,暗示着诗人独处的寂寞。"天涯有个人同病",诗人想象远方有人与自己同样感受这份孤寂,增添了共鸣之情。
"十二巫峰围昼永",巫山十二峰的壮丽景色在漫长的白天中显得更加深远,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漫长与无常。"黄莺可唤梨花醒",黄莺的鸣叫似乎能唤醒沉睡的梨花,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两点芳波揩不定",可能是泪水或妆容上的水滴,难以擦拭干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临晚镜,真珠簌簌胭脂冷",对着镜子,看到泪珠如真珠般滑落,胭脂也因冷而显得苍白,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孤独、凄清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春寒料峭中对人生孤独与温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