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外》
《野外》全文
宋 / 吴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野外望中阔,遥山宛转随。

小溪芳草合,高树古藤垂。

鸟过惊风疾,云行度岭迟。

回头失归路,还问老农知。

(0)
注释
野外:广阔的野外。
望:眺望。
阔:辽阔。
遥山:远处的山峦。
宛转:曲折蜿蜒。
小溪:清澈的小河。
芳草:香草。
合:环绕。
高树:高大的树木。
古藤:古老的藤蔓。
鸟过:鸟儿飞过。
惊风:引起疾风。
云行:云朵飘动。
度岭:越过山岭。
迟:缓慢。
回头:转身回顾。
失:失去。
归路:返回的路。
老农:年长的农夫。
知:知道。
翻译
在野外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远山若隐若现。
小溪两侧长满了芬芳的草,高大的树木上缠绕着古老的藤蔓垂挂下来。
鸟儿飞过时带动的风声急促,云朵缓缓越过山岭。
回望来时路已迷失,只好向老农询问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图景,通过动人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首句“野外望中阔”即设定了广阔无垠的视野,让读者随着诗人的目光一起投入到那开阔的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遥山宛转随”,用了“宛转”的形容词来描绘远处山峦的柔美曲线,展现了山川间的生动与和谐。紧接着,“小溪芳草合”中的“合”字,不仅指代了小溪与芳草的交融,更暗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共生的和睦场景。

“高树古藤垂”则是对视觉之外的时间维度的描绘,通过古藤来传达岁月沧桑,历史悠久之感。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然而,在这宁静中也夹杂着动态的变化,如“鸟过惊风疾”、“云行度岭迟”,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中事物运动速度不同,给人以一种生命力旺盛又充满变幻的感觉。

最后两句“回头失归路,仍问老农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知识、经验的尊重。这里的“失”字表达了迷茫与无助,而“问老农知”则体现出对乡村智慧的依赖,这既是对个人经验不足的认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总体而言,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面对大自然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吴沆
朝代:宋

(1116—1172)抚州崇仁人,字德远,号无莫居士。博学通经史。高宗绍兴十六年与弟吴澥各献所著书于朝,以误抵庙讳罢归。隐居环溪,人称环溪先生。及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通言》、《易璇玑》、《环溪集》、《环溪诗话》等。
猜你喜欢

友人自淮至

别子若为久,于心终不忘。

一杯评旧雨,两鬓对新霜。

客里春行早,愁边夜坐长。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0)

耐久交

鱼水时暂欢,芝兰近同臭。

惟有石丈人,万古情如旧。

(0)

奉赠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时中判府良心长司善卿知事

朝发瑞溪县,夕憩苍梧城。

苍梧有贤牧,寮采悉时英。

宴我南薰楼,宿我嘉鱼亭。

珍肴既重列,美酝仍细倾。

莫夜继秉烛,优巫陈楚声。

酒阑吐肝胆,驩焉若平生。

黾勉服王事,行迈有期程。

赠言无誇解,因之寄深情。

(0)

渔夫舞·其七

试倩霜刀登玉缕。银鳞不忍供盘俎。

掷向清波方圉圉。休更取。小槽且听真珠雨。

(0)

渔夫舞·其五

已见白鱼翻翠荇。任公一掷波千顷。

不是六鳌休便领。清昼永。悠扬要在神仙境。

(0)

按图志去城而南有岩曰金紫昔萧千岩擅一世诗声乾道间尝寓家郡之西湖意其必有题咏镵之崖壁一日访之则了无所睹方重为此岩太息而别乘示似佳篇勉之著语以纪其胜赋五十六字

去城不隔五七里,云窦谁镵能怪奇。

石屋尽头天罅坼,林柯缺处日光垂。

山禽上下有馀乐,仙鼠往来无倦时。

惜许千岩旧游所,摩挲藓壁欠渠诗。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