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余好问入燕》
《饯余好问入燕》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炎歊渐已转凉飔,想见湖亭送别时。

发仞功名初得意,联镳宾主总能诗。

昔人犹自荐佳客,今日何忧乏已知。

最是人生急三釜,高堂白发数归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末元初诗人牟巘所作,名为《饯余好问入燕》。牟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好友余好问前往燕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炎歊渐已转凉飔”,描绘了夏日炎热逐渐消退,微风轻拂的景象,暗示着送别的季节已经到来。接着,“想见湖亭送别时”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湖光山色之中,感受着离别的氛围。

“发仞功名初得意,联镳宾主总能诗”两句,通过描述余好问在事业上初获成功,以及宾主之间皆能吟诗作对的情景,展现了人物的才华与志趣。这里不仅赞美了余好问的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才情并重的欣赏。

“昔人犹自荐佳客,今日何忧乏已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余好问此行的放心与期待。他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知己相伴,不会感到孤独。这种对友情的坚定信念,让整个画面更加温馨而充满希望。

最后,“最是人生急三釜,高堂白发数归期”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三釜”这一古代计量单位,形象地表达了对时间的紧迫感,同时也寄托了对余好问早日归来的期盼。同时,“高堂白发”一词,既是对父母年迈的感慨,也是对余好问尽快回家陪伴家人的呼唤,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江南曲

自有三台曲,齐抛八宝簪。

可怜秋色里,独唱望江南。

(0)

黄白二色菊

一本花敷二样芳,试稽别谱异寻常。

东篱夜结金银气,彭泽神游坤兑方。

正色半随霜露改,晚香浑似蝶蜂忙。

蜡葩月朵争辉洁,渔隐诗篇久播扬。

(0)

南村杂赋十首·其一

平生耽逸趣,久矣谢浮荣。

计左真鸠拙,形臞类鹤清。

晚风溪艇钓,春雨石田耕。

此日容衰老,徜徉乐太平。

(0)

题沈继先东林小隐

绿杨深处路萦迂,此是东林隐者居。

古屋数楹苕涘若,清溪一曲辋川如。

风前竹疃能频洒,雨后蔬畦或自锄。

岫色浮空排闼近,波光漾日上帘虚。

携琴访友行观稼,展席呼儿坐钓鱼。

逸兴每邀明月饮,雅怀常共白云舒。

种花有谱晴多好,擢桂无心梦久疏。

濡笔漫修高士传,焚香遍读古人书。

未辞活计同鸠拙,故喜形骸类鹤臞。

亦欲放舟寻旧约,相期当在早凉初。

(0)

赠林文庆

君名文庆字文庆,应慕汾阳郭子仪。

若论收京扶圣主,终需横海出雄师。

公卿当代多馀气,豪杰中原望义旗。

欲起病龙作霖雨,天涯我特访神医。

(0)

奉题仙屏中丞舟行杂咏诗卷,并以留别·其三

风义文章世共知,宾萌初喜谒幨帷。

恩纶南峤新移节,健笔西江嫡派诗。

榕叶雨过铃阁静,梅花月度戟门迟。

英辞读罢人将别,狮海茫茫缆再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