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临江仙.送钱穆父》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0)
注释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尊 :通“樽”
翻译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只是匆匆过客。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好友钱穆父离别而作,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一别都门三改火",以时间的流逝象征两人分别已久,"天涯蹋尽红尘"描绘了友人远行的艰辛与世事的沧桑。"依然一笑作春温"则展现出即使在离别之际,他们仍能以微笑温暖彼此,情感深厚。

接下来的两句"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将友人比喻为古井般深沉内敛,秋竹般坚韧有节,赞美其品格。"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描绘了送别的夜晚,月色微云之下,诗人内心充满惆怅,孤独的船即将启程。

最后,"尊前不用翠眉颦"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愁眉不展,暗示人生聚散本常事。结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是以旷达之语道出,人生皆是过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人的宽慰和自我安慰。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舟中偶述四首·其四

戊午初秋别潞河,双眸空笑阅人多。

浓阴也爱河边柳,争奈秋风欲送何。

(0)

赠熊士选进士尹平湖二首·其一

旧游曾此去迟迟,拈弄风情托几诗。

赤手看君扶此道,白头閒我浪忧时。

东南赋歛财应竭,闾里征差力已疲。

奏最他年徵宰绩,了将民瘼入丹墀。

(0)

余既出湖狂风夜作舟阻三日形于声律矣今复大雪遣怀

造化小儿颠倒颠,谁知堪恨是堪怜。

狂风已破迷途梦,瑞雪今占大有年。

柳絮积深芦荻岸,梅花堆重老夫船。

党家安识罗浮味,坐拥羊羔醉玉筵。

(0)

曲阜道中二首·其一

到处苑檐借隙光,共瞻晴日上扶桑。

缓沿泗水寻真脉,老愧斯文在圣乡。

心醉阳和疑卯酒,梦回花鸟忽宫墙。

庸知人事非天意,百尺竿头道路长。

(0)

谒孔庙二首·其一

教铎何缘又兖东,圣乡今古共推崇。

仰钻瞻忽千年下,富贵功名一瞬中。

泰岳试登天下小,秋阳初拜万方红。

宫墙数仞堂堂在,头白谁收入室功。

(0)

奉新偶述二首·其二

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

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