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梅冻雀》
《寒梅冻雀》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繁蕊初开满玉条,碧梢低亚影萧萧。

天寒冻雀双栖稳,却怪朝来雪未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寒梅与冻雀的生动场景,充满了季节的冷冽与生命的坚韧。

首句“繁蕊初开满玉条”,以“繁蕊”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用“玉条”比喻梅花洁白如玉,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高洁的品质。这句诗通过视觉形象,勾勒出一幅梅花绽放于枝头的画面,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感受到冬日里的生机。

次句“碧梢低亚影萧萧”,“碧梢”指梅树枝条的颜色和形态,这里用“低亚”描绘枝条因承重花朵而微微下垂的样子,同时“影萧萧”则通过光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景象。

后两句“天寒冻雀双栖稳,却怪朝来雪未消”,将视角转向了冬日的生灵——冻雀。在严寒中,冻雀双栖于枝头,显得格外安稳,这不仅表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也体现了生命的顽强。而“却怪朝来雪未消”一句,则以意外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冬日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寒梅与冻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生命的坚韧,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情感的深度,是一幅生动的冬日画卷。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菩萨蛮

一番凉意梧桐雨。流莺飞入帘深处。灯背小屏风。

玉阶啼暗虫。漏残秋梦短。那更闻新雁。

消尽水沉香。客愁今夜长。

(0)

点绛唇.杨花

啼老莺声,乱飘晴雪无人径。小阑闲凭。

扑袖东风冷。冉冉濛濛,昼永垂帘静。慵难整。

雨馀烟暝。一片春愁影。

(0)

菩萨蛮.画蝶

轻躯摇飏群芳腻。可怜难画腰肢细。一捻太轻盈。

描来魂欲惊。疏帘风力软。点笔春应卷。

半幅看依稀。回眸恐欲飞。

(0)

霜天晓角.赋素心兰

独秀瑶林。雪侵香争禁。

雪尚风吹得化,吹不转、是春心。云阴莫寻。

寻时云更深。人自爱花心素,花岂为、要知音。

(0)

高阳台.夜雨

蓉帐香消,桐阶叶乱,潺潺搅碎愁肠。

一缕凉飔,飕飕透入疏窗。

梅花逊我三分淡,亦难禁、如此昏黄。

最无聊、红烛凝辉,翠被增凉。

殷勤赢得如铅泪,怕它时泪尽,更没商量。

已是宵深,那堪不住浪浪。

尘飞玉镜霜飞鬓,尽消磨、几许韶光。

莫凭栏、草润平堤,水涨横塘。

(0)

贺新郎.丙午夏赴都省母,因水阻王家营,对月感怀

憔悴荒村驿。对空庭、茅檐土壁,旅愁千叠。

倦倚单衾怀往事,心比乱丝还结。

恨迢迢、玉京遥隔。

羁此异乡如断梗,望白云、渺渺思亲切。

何日里,慰离别。飘零心绪同谁说。

算只有、孤灯素影,天边皓月。

弹指悲欢离舍事,又是几回圆缺。

这凄凉、似鹃啼血。

千古蛾眉磨折恨,待从头、细告蟾宫魄。

瑶阙远,楚天阔。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