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死戍墓歌为给事姜贞毅先生作》
《死戍墓歌为给事姜贞毅先生作》全文
明 / 李邺嗣   形式: 古风

思陵望治苦若渴,侧席重宣故相出。

二十四气诬正人,首持魁柄障白日。

莱阳姜公在黄门,平生忠笃感至尊。

极论丞相真有力,要使言官气得伸。

上怒赫然死不重,却念直臣心稍动。

且将赤棒代欧刀,生谪不投人鲊瓮。

圣朝从谏本如流,坐看雷砰电射收。

天威朝逐陈子壮,皇恩夕召黄道周。

臣■哭辞阙下出,数到宣城四十日。

忽传龙御遂升天,环未及还玦未决。

小臣目断燕云下,自操吴戈甲不卸。

人间今已绝金鸡,待到黄垆方遇赦。

劳劳内史啼南陌,鷶?催归归不得。

旧馆惟寻皋伯通,残命仍投闾子直。

三十年来泪无数,白发青山同旦暮。

遗骸只葬敬亭丘,万古汉臣死戍墓。

君不见先皇仗剑排阊阖,臣挟秦弓侍其侧。

东台给事生上书,宣州老兵死杀贼。

念祖堂前异草生,青松垄上秋磷碧。

请取孤臣不死心,写向嵌岩一片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李邺嗣所作的《死戍墓歌为给事姜贞毅先生作》,表达了对姜贞毅先生忠诚直言而遭贬谪的深切同情和对其高尚节操的赞扬。诗中以“思陵望治苦若渴”起笔,描绘了皇帝对贤才的渴望,随后通过“二十四气诬正人”暗示姜贞毅因直言而受冤,他像“莱阳姜公”一样忠诚,力挺正义。诗中提到“上怒赫然死不重”,皇帝起初震怒,但最终被姜贞毅的直臣之心打动,象征性地用“赤棒”代替酷刑。

姜贞毅被贬至宣城,期间经历悲痛与无奈,“环未及还玦未决”表达了他的困境。诗人感慨“人间今已绝金鸡”,意指姜贞毅的冤情未得昭雪,期待死后能获得赦免。最后,诗人以姜贞毅的忠诚比照古代英勇事迹,如先皇的剑士和东台给事的直言,强调姜贞毅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姜贞毅遭遇的描绘,展现了对直言敢谏者的敬仰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反思。

作者介绍

李邺嗣
朝代:明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也作文允,字邺嗣,又字淼亭,以字行,号杲堂,自号东洲遗老。鄞县(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宋忠襄公李显忠之后。十二岁能诗,十六为诸生。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十二寄怀雪兰、蕊渊、林风、畹兰诸秭妹

记得消寒图四九,玉梅花下弹棋。

冷香吹雪上新诗。紫茸低护鬓,斜戴辟寒犀。

懊恼屏山山六曲,夜来魂梦偏迷。

柔肠凄断五更时。天涯春又到,不解寄相思。

(0)

金缕曲.阑干

梵字随花转。正销凝、孤鸿影里,斜阳庭院。

一桁翠帘波瑟瑟,依约隔花曾见。

渺天际、娇云弄晚。

背立东风空徒倚,奈离愁、曲曲都萦满。

认千点,啼红怨。低徊怕向闲池馆。

剩依然、杏梁双燕,惜春微叹。

寂寞海棠红晕近,只是看花人远。

再软踏、苔衣寻遍。

十二碧城天似水,嵌玲珑、夜月春痕浅。

又试拍,轻魂唤。

(0)

点绛唇.己未清明前一日,寄顾羽素表妹书赋此,即书于后

画阁无人,深深窣地筠帘下。烛花红却。

梦醒春寒夜。远道缄书,空把离愁写。更深也。

月来窗罅。一树梨花谢。

(0)

太常引.太常仙蝶降陈仁先湖庄之好秋轩,为图属题

玉京尘老见伊行。琼驾碾湖光。杯在意难忘。

道是处、寻君睡乡。

津桥有帝,湖山赚我,仆仆几斜阳。轩好耐秋藏。

且伴尔、清齐太常。

(0)

虞美人·其四

菊花天气新霜早。簪上双鬟小。闲情易上两眉头。

只有娇痴小妹不知愁。瘦来玉骨亭亭影。

愿祝花长命。镜中情事阿谁知。

记得亲持罗帕洗燕脂。

(0)

长亭怨慢

记那日、画帘深处。双笑双携,背灯无语。

霜甃芳兰,红心冷抱蝶魂聚。

香钩一捻,偏懒向、苔阶步。

并坐尚嫌疏,甚底事、来时便去。凝伫。

孤篷日暝,断雁空江愁暮。

瘦来眉月,莫瘦了、初三眉妩。

怕此后、惨绿衣衫,梦不到、昏黄庭宇。

伴冷焰残灯,门外病鸦啼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