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
鱼书蝶梦两浮沉,恨恨恨。
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宿醉厌厌病。
罗巾空泪粉。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
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
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
鱼书蝶梦两浮沉,恨恨恨。
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宿醉厌厌病。
罗巾空泪粉。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
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中独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深深的哀怨和无尽的思念。"宝鉴菱花莹",菱花镜光洁明亮,却映照出孤零零的鸾鸟不愿照见自己的身影,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鱼书蝶梦两浮沉",鱼书象征远方的信件,蝶梦则代表梦境中的期盼,两者都未能带来期待中的消息,让女子心中充满遗憾和无奈,"恨恨恨"三字连用,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丁香花已凋谢,女子形容憔悴,如同雨后稀疏的云和寒冷的天气,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宿醉厌厌病",借酒浇愁,却换来更深的病态,表达了她的痛苦。
"罗巾空泪粉",泪水打湿了罗巾,脂粉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反映出女子内心的失落和哀伤。她试图通过琴声寄托对远方的思念,"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但心中的愁绪却无法舒解,只能在琴音中愈发深沉。
最后,"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室内飘散着香絮,静谧的画帘背后是漫长的白昼,女子困倦于思念,春光虽好,却无法驱散她的忧郁。
整体来看,赵鼎的这首《怨春风/一斛珠·闺怨》以闺中女子的视角,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失望以及无尽的相思之情,语言婉约,情感深沉。
以晏名斋惧不安,居閒从仕莫殊看。
葱羹麦饭自可饱,惟去不须如井丹。
莫嫌学舍小如舟,容得平南酒拍浮。
试问梦为蝴蝶去,何如万里没轻鸥。
今年为况添萧瑟,无菊能酬九日杯。
天意似怜愁欲绝,故令岩桂为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