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
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
两地有期皆好用,不须空把洗溪声。
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
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
两地有期皆好用,不须空把洗溪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书房雅集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紫石砚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之情。
“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紫石砚比作具有价值和美感的宝物,既表现出砚的质地细腻,又形象地描绘了其色泽之佳。
“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这两句则从使用紫石砚的情况入手,通过对研磨和水的描述,展现出书写时的雅致与专注,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在用心制作文墨时的情感投入。
“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 这两句转换了情境,从书房中的物品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骚人”和“狎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交往中对美好事物的留意。
最后,“两地有期皆好用,不须空把洗溪声。”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心愿,即希望与朋友能够共同珍惜这份友情,就如同珍爱这块紫石砚一样,通过“不须空把洗溪声”来强调这种珍视之情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物品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书房生活以及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