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鳅。

药剂失先后,欲速反见留。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馀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ùyuèshísānbìngzǒuchóuchí
sòng / zhé

jiébiànxiāoránjiǔqiū

qiángshàngyǒuduǎnshùtíngxiàfēngsōusōu

fēngláichuīméngruìshōu

chuángjiùtángxiàyǎngjiànyuèchénggōu

dànzhīkuàizuòzāngmóu

bànhánzhǎnzhuǎntuōshuǐqiū
yàoshīxiānhòufǎnjiànliú

miǎnzhàoyángchuāijuéyóu

xiàolěngzhìlěngěrshéhóu

shòuguìjiāngnǎishǐbìngtóu

xúnchūyìngyǒuzhòngqiú

yáowénnánshānxiàmóu

shānhánxuějiěqīngzhòu

lěngshìchéngfánzāozhuóshù

kuàngnǎijùnzhāijìngmǎnzhùqīngliú

湿shījìngyuèshàngsōngbǎiyōu

qiángtóubáiyángshùqiūshēngshíxiū

tiáogǎnhánshàngshùmíngjiūjiū

nòngchíshuǐluòpāichìxiū

chùsuīàishènyóu

fánrénàiliánglěngliánglěngnǎichóu

shìsǎoběichuāngxiàjìngquèsuǒyōu

píngshànbīngxuěshìfēngyóu

suìqiánghòuliángyàoyǒu

注释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飕飕:形容风声。
虻蚋:蚊子和小飞虫。
钩:形容月亮弯弯的形状。
支体:身体各部位。
不:不一定,不一定适用。
腑脏:指内脏器官。
水鳅:形容辗转反侧的样子。
杨子:朋友或医生的代称。
冷治:寒冷疗法。
徒尔:白白地,徒劳地。
桂与姜:中药中的温热药材。
映牖:映照窗户。
侔:相等,相比。
烦热:燥热。
濯漱:洗涤,清洗。
郡斋:官署或官员的住所。
清流:清澈的水流。
露湿:被露水打湿。
松柏幽:松柏显得幽深。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虫鸣。
强自厚:自我增厚衣物。
良药:有效的药物。
翻译
进入伏天节气,感觉如同深秋般清凉。
墙上有一棵矮小的树,庭院中风声呼啸。
风吹过,吹动我的衣服,蚊虫都已消失。
我把床移到堂下,抬头看见月亮像弯弯的镰刀。
只求身体舒畅,不再考虑内脏的忧虑。
半夜忽冷忽热,辗转反侧,像条滑溜的泥鳅。
药物调理不当,急于求成反而滞留体内。
不得不请杨子来,一起探讨病情原因。
笑我只知一味冷疗,只会苦了自己的喉咙。
他给我桂皮和生姜,这才开始对症下药。
十多天足不出户,窗户映照着厚厚的皮裘。
远远听到南山下,气候比别处更清冷。
山间寒冷,雪也不融化,清新的气息日夜弥漫。
寒冷的气息进入城市,炎热被洗涤。
郡斋寂静,满地都是清澈的流水。
露水打湿了洁净的荷叶,月光洒在幽深的松柏上。
墙头的白杨树,秋意浓烈,无时无刻不在发出秋声。
夜晚的蝉感受到寒气,上树鸣叫不停。
野鹤在池边戏水,拍打翅膀,动作优雅。
这里虽然可爱,但切勿放任游玩。
常人贪恋凉爽,其实凉爽是热的对立面。
试着清扫北窗下,静心休息,烦恼自消。
屏风和扇子去除寒气,空屋内自然生风。
夏天炎热,要多加衣物,好的药方并非人人适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在六月十三日病愈后所作,以描述自己在炎热夏季病后的生活和感受。诗人通过写景和叙事,展现了从入伏后的清凉变化到身体逐渐恢复的过程。

首句“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描绘了伏天里气候的转变,虽然炎热,但诗人感觉如同深秋般清爽。接着,“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写出了环境的凉意,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连蚊虫也暂时收敛。

诗人移床至堂下,仰望如钩的月色,享受这份宁静。“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表达了只求身体舒适,不再忧虑疾病的困扰。然而,半夜仍有寒热之感,用药不当反而加重病情,不得不求助于朋友。

接下来,诗人接受了朋友的建议,服用桂和姜来调养,足不出户,穿着厚重的衣服保暖。南山下的景色清新,雪未融化,清气四溢,城市的烦热得以洗涤。郡斋的静谧,满地的清流,月光下的松柏,以及秋蝉的鸣叫,都让人心生向往。

然而,诗人提醒自己要谨慎,因为过度追求凉冷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最后,他提倡在炎热季节保持适度,享受自然的清凉,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平衡。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个人经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健康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哲思。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竹松二首·其二

攫拿百尺耸奇材,鳞满霜皮蚀古苔。

只恐春雷旧头角,清阴不复护书台。

(0)

首尾吟二十首·其三

达观万象付评量,今古人间一素王。

曾孟有书明道学,汉唐无统烂词章。

澄渊静绝风涛险,灵府虚含日月光。

参透考亭宗旨后,达观万象付评量。

(0)

送别

将营剑甲气横秋,幕府衣冠坐运筹。

天下义师同灭楚,蜀中帝胄已兴刘。

星轺将命来华省,锦诰覃恩遍列侯。

归向辕门宣主德,满城欢意动貔貅。

(0)

壬辰清明日客有携酒城东邀陈致中谢行可程子舟马希穆及余游月盘洞天偶遇张文泰遂同饮欢甚行可以老杜清明二诗次韵纪事因就韵赋·其一

千门插柳绿含烟,陌有轮蹄水有船。

花下酒杯堪献酢,松间山路更攀缘。

仙童见客频留坐,飞鸟依人每可怜。

席展园亭殽杂进,粥香邻灶火新然。

有闲爱结渔樵侣,无术能飞子母钱。

自笑劳生空扰扰,欲求鼎药为延年。

(0)

次韵彻通理秋日驿中二首·其二

惊看冀北马空群,闭户探玄学子云。

独念邦家情未已,何心富贵势如云。

典谟总是经纶事,馆阁应需黼黻文。

安得灯前一夜话,平生倾倒叩奇闻。

(0)

溧水湖乡夏末述事二首·其二

江海机心久已灰,白鸥见客莫惊猜。

天连一水山浮动,地接三州路拆开。

野竖冲炎耘稻去,掉郎唱晚采菱回。

征途亦有归田梦,意恐清盟负菊梅。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