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假山》
《假山》全文
明 / 罗万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萧然几片石,翠色共氤氲。

婉转一峰出,周遮两岫分。

苔深疑积雨,日煖欲舒云。

晨夕空庭里,烟峦迥不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假山的静谧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假山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萧然几片石”,以“萧然”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几片石头静静地置于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遗物,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接着,“翠色共氤氲”一句,通过“翠色”和“氤氲”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假山周围弥漫着的青翠之气,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婉转一峰出,周遮两岫分”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假山的形态美。一峰蜿蜒而出,如同龙蛇般曲折,而周围的山峦则将其环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这里运用了“婉转”和“周遮”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假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苔深疑积雨,日煖欲舒云”两句,则从细节上展现了假山的动态美。苔藓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加茂盛,仿佛是在积雨之后的滋润下生长;而温暖的日光照耀下,云朵似乎也感受到了生机,想要舒展开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假山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晨夕空庭里,烟峦迥不群”两句,将视角拉回至假山所在的空庭之中。清晨或傍晚,烟雾缭绕的山峦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里的“迥不群”三字,强调了这种美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其他景象所替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假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罗万杰
朝代:明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中秋对月同散木作

百年看月几回盈,那得中秋度度明。

纵使清光常满满,若无胜地也平平。

朱栏碧榭垂千亩,白水青霞过一生。

醒即抱鎗眠即枕,腮毛渐渐有霜茎。

(0)

雾中望山

雾是酲山酒,雾重山如醉。

登高气不清,万象争规避。

日无光而毛,天不昏而睡。

云影叠飞沙,风花洒空泪。

(0)

程孟孺以善诗及书与余交十五年矣今春过余则书法益妙云将入燕应中秘之募索一言为赠余久厌笔研且畏绮语虚名落长安人耳不得已勉成二律塞白孟孺慎毋以示人也·其一

程邈创今隶,君称其家儿。

一入中郎冢,频书幼妇碑。

苦心变钩磔,元气走淋漓。

莫以家鸡贱,犹堪集凤池。

(0)

浸水梅花

梅花浸水处,无影但涵痕。

虽能避雪偃,恐未免鱼吞。

(0)

上虞母夫人诗

遥思贞女存孤日,何异忠臣寄命时。

身作秋霜今皓首,光争明月岂蛾眉。

坐临凫彩仙郎袖,起接鸾裾小妇卮。

此地从来仙子宅,金垒咫尺似相期。

(0)

钮大夫园林·其一

前屏度白鸟,隔水敝朱扉。

柳叶为丝拂,梨花作雪飞。

罗衣烟色映,宝瑟月光晞。

万树繁桃李,耽游正未归。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