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闻平越郡,毕竟倚楼船。
何事千羊走,初浮万鹢前。
招摇终客守,枉矢漫西旋。
自古渑池翼,榆收亦偶然。
所闻平越郡,毕竟倚楼船。
何事千羊走,初浮万鹢前。
招摇终客守,枉矢漫西旋。
自古渑池翼,榆收亦偶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的作品《闻闽师数百艘至澳门喜其来而悲其晚》。诗中描绘了对平越郡倚楼船的景象的感慨,以及对闽师数百艘到达澳门的复杂情感。
首句“所闻平越郡,毕竟倚楼船”,开篇即以平越郡的倚楼船景象入题,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何事千羊走,初浮万鹢前”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船只比作羊群和鹢鸟,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航行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船只数量众多,场面壮观。
“招摇终客守,枉矢漫西旋”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招摇”可能指船只的行进姿态,“终客守”和“枉矢漫西旋”则可能暗喻了船只最终的目的地和命运的不确定性,表达了诗人对船只命运的深思。
最后,“自古渑池翼,榆收亦偶然”两句,以历史上的渑池会盟和自然界的榆树收成为例,进一步深化了对命运和偶然性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闽师到达澳门这一事件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于其到来,又对其迟到感到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倚楼船景象和闽师到达澳门这一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和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中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
荒村漠漠烟连山,谁家野店两树间。
青帘稍出树梢外,秋风败叶寒班班。
路通白石流水乱,长桥缥缈依山涧。
渔姑得酒归意速,携稚渡桥如落雁。
寒藤老木又一川,罾船方馔罾斜悬。
有鱼有酒复有客,风致何必能诗篇。
乱鸦几点天疑暮,欲泊未泊环高树。
小舟七八散前滩,或倚长篙收钓具。
君不见鸱夷一舸游五湖,子陵羊裘钓桐庐,安知若人非其徒?
幡竿东峙彭家寨,鹿角南绕刘家村。
彭家旗槊落草莽,刘家衣冠遗子孙。
百年风土又一变,丛林化壑池成堑。
山亭杨柳驿马坊,官道豫章北商店。
哲人令族困屠沽,疃夫互郎高门闾。
故家兄弟日益少,惟有老夫长眉须。
少狂几何忽衰懒,欢乐无多饱忧患。
天寒木落砧乍急,日暮门空客初散。
馀年定有几还乡,倚杖秋风看飞雁。